[ chuí sǐ zhēng zhá ]垂:将近。临死前的挣扎,妄想延长生命。比喻行将灭亡之时的孤注一掷。
[ hóng zhā ]亦作“红炸”。传统戏曲中演员化妆所用的一种假须。假须的中央剪去一绺,使口部露空,另加色须一绺垂于颔下。扮演性格粗豪者的净角戴红扎,如《洪羊洞》中的 孟良、《锁五龙》中的 单雄信、取洛阳 中的 马武 等皆是。
[ lǎo zhā ]方言。谓因年龄增大而渐趋老练稳重。张天翼《畸人手记》:“这当然是年龄关系。过了些时,长得老扎了点儿,做事才会切实。”
[ kǔn zā ]把东西捆在一起,使不分散:把布袋口儿~好。这批货物运送的时候,应该妥为包装~。
[ mǎ zhá ]一种小型的坐具,腿交叉,上面绷帆布或麻绳等,可以合拢,便于携带。
[ shēng gè zhā ]同“生各支”。元 关汉卿《鲁斋郎》第二折:“活支剌娘儿双折散,生各扎夫妇两分离。”
[ má zhā ]伊斯兰教信徒中封建显贵的墓地。
[ má zhā dà kǎn dāo ]即麻扎刀。《明会典·工部十二·军器军装》:“成化 十五年题准:各卫岁造长鎗,每三根改造麻紥大砍刀一把。”参见“麻扎刀”。
[ luàn zhā zhā ]亦作“乱札札”。烦乱貌。
[ shāng yán zhā yǔ ]方言。指说讽刺话。
[ sān zhuī zǐ zhā bù chū xuè lái ]形容极不爱说话。魏巍《东方》第一部第四章:“嘎子 多年不回来,你就找不着一句话?真是三锥子扎不出血来!”
[ wú zhā diàn ]谓没有本领,没根底。
[ wěn dǎ wěn zhā ]同“穩扎穩打”。韩少功《西望茅草地》:“我提议缩短垦荒战线,转手抓管理,稳打稳扎。”参见“穩扎穩打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