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kuò jiē ]语本《诗·王风·君子于役》:“鸡栖于桀,日之夕矣,羊牛下括。”毛 传:“鸡栖于杙为桀。括,至也。”后以“括揭”借指进栏回窠的牛羊鸡等禽畜。揭,同“桀”。
[ kuò jiè ]搜括征借。《资治通鉴·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》:“时府库空竭,昫 不知所出,请括借都城士民钱帛,自将相以下皆不免。又分遣使者数十人诣诸州括借。”
[ kuò lóu ]亦作“括蔞”。即栝楼。葫芦科植物。夏开花,秋结黄色果实。果实入药,有镇咳祛痰功效。
[ kuò lǜ ]搜刮。《旧唐书·德宗纪上》:“括率商户,人情不安。”《资治通鉴·后晋齐王开运元年》:“朝廷因 契丹 入寇,国用愈竭,復遣使者三十六人分道括率民财,各封剑以授之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太祖开宝五年》:“尔不素为计度,今仓储垂尽,乃请分屯兵,括率民船,以给餽运,是可卒致乎?”
[ kuò mǎ ]谓征集民马。《新五代史·唐废帝纪》:“冬十月壬戌,括马,籍民为兵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真宗天禧二年》:“庚午,辽 主録囚,括马给东征军。”
[ kuò mǎi ]征购;搜购。《宋史·兵志十二》:“军兴,籍民马而市之以给军,曰括买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高宗建炎元年》:“今行在之马不满五千,可披带者无几,权时之宜,非括买不可。”
[ kuò mù xiāng dài ]用不同于以前的新的眼光来看待。
[ kuò náng ]1.结扎袋口。亦喻缄口不言。2.犹囊括。包罗。
[ kuò náo ]聒扰。多用为受款待后表示谢意的谦词。括,通“聒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