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fā zhāi jiān yǐn ]同“發擿姦伏”。《北史·循吏传·梁彦光》:“彦光 下車,發摘姦隱,有若神明。”
[ jué xiá zhāi xìn ]指刻意挑剔缺点毛病。
[ bèi zhāi ]亦作“倍擿”。错乱抵牾。倍,通“悖”。
[ jiān dòu zhāi guā ]比喻亲属相残。
[ lǐ yuān zhāi fú ]伸雪冤屈,揭发奸慝。
[ jiě zhāi ]1.解释摘取的文句。2.亦作“解擿”。摘录,摘取。
[ jùn zhāi ]采集;摘取。清 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五:“宋 严有翼 詆 东坡 诗……所用典故,被其捃摘,几无完肤。”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·独应<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>》:“然仅以自意立言,无徵不信,惧未足坚吾説也;则将以鄙陋所及,捃摘史迹,拉杂而列比之,令为徵言。”
[ jiū zhāi ]亦作“糺摘”。督察揭发。晋 袁宏《后汉纪·桓帝纪下》:“﹝ 度尚 ﹞初为 上虞 长,纠摘姦伏,县中谓之神明。”《魏书·高恭之传》:“其所纠摘,不避权豪。”唐 刘知几《史通·书事》:“必伸以糺摘,穷其负累,虽擢髮而数,庸可尽邪?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太宗端拱元年》:“朕若有过,臣下尚加纠摘;汝为 开封府 尹,可不奉法邪?”
[ niān huā zhāi yàn ]指雕琢淫词艳句。亦作“拈华摘艳”。
[ niān huá zhāi yàn ]指雕琢淫词艳句。同“拈花摘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