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guǎ bù dí zhòng ]人少的一方抵挡不住人多的一方。
[ bīng lái jiàng dí,shuǐ lái tǔ yàn ]敌:对抗;堰:拦河坝。敌人来了派将军抵挡,大水来了用土去掩盖。比喻针锋相对,根据具体情况,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。
[ dì chǒu lì dí ]指土地相似,力量相当。
[ cháng dí ]亦作“甞敌”。试探敌人实力的强弱。宋 苏洵《权书·心术》:“古之贤将,能以兵甞敌,而又以敌自甞,故去就可以决。”宋 叶适《外论三》:“一日之举,难以尝敌,非百全必胜,不可为也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元顺帝至正二十年》:“广信 为 友谅 门户……非大将统全军以临之不可。今偏师尝敌,设若挫衄,非独 广信 不可下,吾 衢 先驛骚矣。”
[ fù bèi shòu dí ]前面和后面都受到敌人的攻击。
[ bā miàn shòu dí ]1.谓功力深厚,能应付各种情况。2.砚名。
[ gōng lì xī dí ]工力:功夫和力量;悉:完全;敌:相当。双方用的功夫和力量相当。常形容两个优秀的艺术作品不分上下。
[ bèi dí ]以背向敌。谓逃避敌人。《后汉书·桓帝纪》:“又 桂阳 太守 任胤 背敌畏懦,皆弃市。”
[ bèi fù shòu dí ]指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。
[ jūn lái jiàng dí ,shuǐ lái tǔ yàn ]比喻根据对方的具体情况,针锋相对,采取相应的措施。 元 郑廷玉 《楚昭公》第一折:“哥哥,岂不闻古云:军来将敌,水来土堰。俺这里有 司马子期 、 子常 、 申包胥 ,皆是 南楚 有名之将,请将来与他商议,有何不可!”
[ chū dí bù yì ]指行动出于敌方意料。
[ chū dí yì wài ]指行动出于敌方意料之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