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jié tiě zhǎn dìng ]比喻坚定不移,或果断干脆。佛教禅宗比喻截断妄想。同“斩钉截铁”。
[ guò wǔ guān zhǎn liù jiàng ]比喻克服重重困难。这是《三国演义》中描写关羽的故事。
[ kuài dāo zhǎn luàn má ]比喻办事果断,抓住关键,迅速地解决复杂的问题。
[ kuài dāo zhǎn luàn sī ]比喻做事果断,能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,很快解决复杂的问题。同“快刀斩乱麻”。
[ kuài dāo zhǎn má ]比喻做事果断,能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,很快解决复杂的问题。同“快刀斩乱麻”。
[ pī jīng zhǎn jí ]1.砍伐荆棘。2.比喻扫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。
[ shuāi zhǎn ]即斩衰。丧服中最重的一种。《资治通鉴·魏文帝黄初元年》:“三年之丧,自天子达于庶人。故虽 三季 之末,七雄之敝,犹未有废衰斩於旬朔之间,释麻杖於反哭之日者也。”
[ mǎn mén chāo zhǎn ]投没财产,杀戮全家。
[ pián zhǎn ]一并斩首。明 沉德符《野获编·兵部·武弁报恩》:“盖 玉 与 张文冕 等,俱 瑾 弟一用事羽翼,已駢斩於市久矣。”《石点头·侯官县烈女歼仇》:“羣盗劫杀拒捕,歷有确据……駢斩庶当其罪。”
[ sān zhǎn ]古代的酷刑。先斩足,次斩腰,后斩首,谓之“三斩”。《晋书·徐嵩载记》:“方成 怒,三斩 嵩,漆其首为便器。”《资治通鉴·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》载此事,胡三省 注云:“三斩者,斩其足,斩其腰,斩其颈也。”
[ liǎng guó xiāng zhēng,bù zhǎn lái shǐ ]交战双方互相不杀对方派来负责联络或谈判的使者。《三国演义》第四五回:“肃 曰:‘两国相争,不斩来使。’瑜 曰:‘斩使以示威。’”清 蒋士铨《临川梦·遣跛》:“古云:‘两国相争,不斩来使。’老汉若怕你杀也不来了。”
[ pī jīng zhǎn jí ]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,克服重重困难。披:拨开。荆、棘:泛指山野丛生的多刺小灌木。
[ qí zhǎn ]丧服名。指五服中的“齐衰”与“斩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