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ā pí tán ]佛教论律经三藏梵语音译的合称。亦偏指论藏。
[ qú tán ]1.释迦牟尼的姓。一译乔答摩。亦作佛的代称。2.借指和尚。
[ yōu tán bō ]梵语的音译。又译为优昙、优昙华、优昙钵罗、优钵昙华、乌昙跋罗。即无花果树。产 印度,我国 云南 等地亦有生长。其花隐于花托内,一开即敛,不易看见。佛教以为优昙钵开花是佛的瑞应,称为祥瑞花。
[ yōu tán yī xiàn ]优昙钵花如莲花十二瓣,一开即敛。比喻事物或景象稍现即逝,难得见到。
[ tán huā ]常绿灌木,主枝圆筒形,分枝扁平呈叶状,绿色,没有叶片,花大,白色,生在分枝边缘上,多在夜间开放,开花的时间极短。供观赏。原产墨西哥。
[ tán huā yī xiàn ]昙花开放后很快就凋谢,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一时的人物出现不久就消逝(昙花:佛经中指优昙钵华)。
[ tán lóng ]明 代 蜀 中少女的头巾名。
[ tán mó ]1.梵语dharma的译音,亦译“达摩”、“达磨”、“曇无”等。意为法,佛法。佛门僧人常以“曇摩”、“曇无”等为其名之组成部分。如南朝梁慧皎《高僧传》中之昙摩难提(意译法喜)、昙无竭(意译法勇)即是。2.名僧昙摩罗的省称。又名昙摩迦罗,意译法时。
[ tán yáng ]即 昙阳子。明 王锡爵 之女,名 焘贞,号 昙阳子。曾许配 徐景韶,未嫁而死。幼奉观音大士,世传其得道化仙而去。遂为童真得道之典实。明 沉德符《野获编·内阁三·刘小鲁尚书》:“﹝ 江陵 爱女﹞归 刘 数年,一日趺坐而化……竟以童真辞世,盖与 曇阳 虽显晦异迹,其为异人一也。”
[ yáng tán ]晋 谢安 之甥。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羊曇 者,太山 人,知名士也,为 安 所爱重。安 薨后,輟乐弥年,行不由 西州 路。尝因 石头 大醉,扶路唱乐,不觉至州门。左右白曰:‘此 西州 门。’曇 悲感不已,以马策扣扉,诵 曹子建 诗曰:‘生存华屋处,零落归山丘。’慟哭而去。”后将 羊昙 醉后过 西州 恸哭而去的事用为感旧兴悲之典。唐 司空曙《哭苗员外呈张参军》诗:“季子 生前别,羊曇 醉后悲。”清 许廷鑅《重过东园别墅感旧作》诗:“今日 羊曇 头白尽,尚零哀泪过 西州。”
[ xī tán ]亦作“悉檀”。梵文Siddanta的音译,意为成就。
[ yōu bō tán ]1.梵语。即优昙钵。《南史·夷貊传下·波斯国》:“国中有优鉢曇花,鲜华可爱。” 宋 罗大经 《鹤林玉露》卷三:“ 豫章 之诗,……贯穿驰骋,工夫精到,虽未极古之源委,而其植立不凡,斯亦宇宙之奇诡也。开闢以来,能自表现於世若此者,如优鉢曇华时一现耳。”2.指优钵昙花。 清 朱锡绶 《幽梦续影》:“ 唐 人之诗,多类名花: 长吉 似优鉢曇,彩云拥护; 飞卿 似曼陀罗,璚月玲瓏。”参阅 清 吴其浚 《植物名实图考》卷三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