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cì bǎi ]常绿乔木或灌木,树冠塔形,叶子条形,轮生,果实球形,木材耐水湿,可用来造船或供建筑等用。
[ jú bǎi dù ]古渡名。在 四川省 昭化县 境内 白水江 与 嘉陵江 合流处。
[ dōu bó lín ]爱尔兰首都。位 于该国东北部沿海。人口106万(1996年)。是全国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和最大海港。也是该国古城,有 福尔宫、都柏林堡、伦斯特宫等古迹。
[ cè bǎi ]常绿乔木。高可达20米。小枝扁平,直展,成一平面,两面相似。叶小,鳞形,球果长卵形。分布很广,多为人工林或庭园栽植。
[ jiāo bǎi jiǔ ]亦作“椒栢酒”。椒酒和柏酒。古代农历正月初一用以祭祖或献之于家长以示祝寿拜贺之意。汉 崔寔《四民月令·正月》“各上椒酒於其家长”原注:“正日进椒柏酒。椒是‘玉衡’星精,服之令人能老。柏亦是仙药。进酒次弟,当从小起--以年少者为先。”南朝 梁 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正月一日……长幼悉正衣冠,以次拜贺,进椒柏酒,饮桃汤。”清 孙枝蔚《除夕》诗:“祭仍椒栢酒,哭为《蓼莪》诗。”亦省称“椒柏”。宋 苏轼《贺正启》:“苇桃在户,磔禳以饯餘寒;椒柏称觴,燔烈以兴嗣岁。”
[ guì bǎi ]也叫圆柏。常绿乔木。树冠塔形,叶有鳞形、刺形两种。木材细致,有香气。
[ juàn bǎi ]也叫还魂草。蕨类植物。高5—15厘米。茎棕褐色。分枝丛生,扁平,叶四列。耐干旱,干旱时枝叶内卷如拳,湿润时又平展伸开。生于裸露的山顶岩石上。在中国分布很广。可供药用。
[ líng bǎi ]亦作“陵栢”。陵墓上的柏树。
[ shí bǎi ]一种珊瑚。状似柏,故名。《宋书·符瑞志下》:“明帝泰始 二年五月甲寅,頳中 获石柏,长三尺二寸。”宋 范成大《桂海虞衡志·志金石》:“石柏生海中,一榦极细,上有一叶,宛是侧柏,扶疏无少异,根所附著如乌药,大抵皆化为石矣。”
[ shí bǎi ]1.服食柏树叶实。传说可以延年成仙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五四引 汉 刘向《列仙传》:“赤须子 好食栢实,齿落更生。”又《太平广记》卷三五引《化源记》:柏叶仙人 田鸾 求长生术,入 华山,“见黄冠自山而出。鸞 遂礼謁,祈问隐诀。黄冠举头指栢树示之曰:‘此即长生药也。’”田鸾 乃取柏叶晒干为末服之。隐居于 嵩阳,活至一百二十三岁,“无疾而终,顏色不改,盖尸解也。”“临终异香满室,空中闻音乐声,及造仙都赴仙约耳。”后遂以“食柏”表示修仙学道者的生活。元 高明《琵琶记·糟糠自弃》:“啮雪吞毡,苏卿 犹健;餐松食柏,到做得神仙侣。”2.指柏树。唐 罗隐《香》诗:“沉水良材食柏珍,博山 烟煖玉楼春。”
[ shuāng bǎi ]1.即柏。柏经霜犹茂,故称。语本晋陶潜《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》诗:“终怀在壑舟,谅哉宜霜柏。”南朝梁江淹《伤友人赋》:“尔挂情於霜柏,我发意於冬桂。”2.喻情操高洁的人。3.喻老而弥健的人。
[ qiān nián bǎi ]玉柏的别名。明 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草十·玉柏》:“此即石松之小者也,人皆采置盆中养,数年不死,呼为千年柏,万年松。”
[ pān bǎi ]晋 王裒 父为 司马昭 所杀,裒 筑庐墓侧,早晚在墓前拜跪,攀着柏树悲号,眼泪着树,树为之枯。事见《晋书·孝友传·王裒》。后以“攀柏”为悼念亡亲的典故。
[ sōng bǎi ]1.松树与柏树。2.比喻坚贞的洁操。3.指坟墓。因古人墓地多植松柏而得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