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chéng jú ]指橙橘类的果品。宋 梅尧臣《述酿赋》:“安得涤其具,更其术,时其物,清其室,然后渍以椒桂,侑以棖橘,吾将霑醉乎穷日。”宋 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·中秋》:“是时螯蟹新出,石榴、榅勃、梨、枣、栗、孛萄、弄色棖橘,皆新上市。”
[ huái jú ]《三国志·吴志·陆绩传》:“绩 年六岁,於 九江 见 袁术。术 出橘,绩 怀三枚,去,拜辞堕地,术 谓曰:‘陆郎 作宾客而怀橘乎?’绩 跪答曰:‘欲归遗母。’术 大奇之。”后以“怀橘”为思亲、孝亲的典故。唐 骆宾王《畴昔篇》:“茹荼空有嘆,怀橘独伤心。”清 方文《题韩孟小母氏卷》诗:“椎牛勿復言,怀橘将安遗。”
[ huái jú wéi zhǐ ]淮南的橘树,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了。比喻随着环境的改变,事物的性质也变了。《晏子春秋·杂下》:“婴闻之,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。叶徒相似,其实味不同。所以然者何?水土异也。” 枳(zhǐ)。
[ jú huà wéi zhǐ ]比喻人由于环境的影响而变坏。
[ jú huáng ]比黄色略深像橘子皮的颜色。
[ jú nú ]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休传》“丹阳 太守 李衡”裴松之 注引《襄阳记》:“衡 每欲治家,妻輒不听,后密遣客十人於 武陵 龙阳 汜洲 上作宅,种甘橘千株。临死,敕儿曰:‘汝母恶我治家,故穷如是。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,不责汝衣食,岁上一匹绢,亦可足用耳。’”后遂以“橘奴”为橘树或橘子的别称。
[ jú pǔ ]1.橘洲。2.传说中柳毅为龙女传书的地方。后因以指男女定情之地。
[ jú sòng ]《楚辞·九章》篇名。战国楚人屈原作。篇中通过对生于南国的橘的颂扬,表达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志愿,是一篇托物自喻之作。全篇都用三言和四言句,与《九章》其他各篇句式不同,为作者的早年作品。
[ jú wán ]以橘皮等制成的药丸。橘皮性温,可止咳化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