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笔网  ›  组词大全  ›  包含檄的组词
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
[ chí xí ]迅速传送檄文。
[ chéng xí ]秉承檄文之义。谓响应号召。
[ chuán xí ]传布檄文:~声讨。
[ cǎo xí ]草拟檄文。亦泛指撰写官方文书。
[ fú xí ]官符移檄等文书的统称。
[ jūn xí ]军中檄文;军事方面的招讨文书。
[ bǎn xí ]任命官员的文书。
[ là xí ]封在蜡丸中的檄文。
[ fēi shū zǒu xí ]迅速地书写文件。
[ cè xí ]策文檄文的统称。
[ jiān xí ]犹笺记。给上级官员的书札。《后汉书·梁冀传》:“百官迁召,皆先到 冀 门牋檄谢恩,然后敢诣尚书。”
[ fēi xí ]1.速递檄文。《晋书·慕容暐载记》:“飞檄三辅,仁声先路,获城即侯,微功必赏。”《新唐书·裴寂传》:“寂 无它才,惟飞檄郡县,促入屯垒相保赘。”郭沫若《孔雀胆》第四幕:“我一定要收拾东兵,飞檄西 洱。”2.紧急檄文。明 梁辰鱼《浣纱记·允降》:“班师回去传飞檄,看大将旌旗云外直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理宗绍定三年》:“时飞檄载道,弥远 益恇悚,中夜,欲自沉於池,其妾见而持之,乃止。”
[ chén lín xí ]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粲传》“军国书檄,多 琳 瑀 所作也”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《典略》:“琳 作诸书及檄,草成呈 太祖。
[ lù xí ]发布公告。
[ mù xí ]1.古代官方用的木简文书。2.干直无枝的树材。
[ hái xí ]退还征召的文书。
[ máo zǐ xí ]《后汉书·刘平王望等传序》:“庐江 毛义 少节,家贫,以孝行称。
[ pěng xí ]东汉 人 毛义 有孝名。张奉 去拜访他,刚好府檄至,要 毛义 去任守令,毛义 拿到檄,表现出高兴的样子,张奉 因此看不起他。后来 毛义 母死,毛义 终于不再出去做官,张奉 才知道他不过是为亲屈,感叹自己知他不深。见《后汉书·刘平等传序》。后以“捧檄”为为母出仕的典故。唐 骆宾王《渡瓜步江》诗:“捧檄辞幽径,鸣桹下 贵洲。”南唐 伍乔《送江少府授延陵后寄》诗:“束书西上謁明主,捧檄南归慰老亲。”明 徐渭《谢督府胡公启》:“徒知母在而喜,顽然捧檄之情;务拟身教所先,遵以齐眉之敬。”清 冯桂芬《顾蓉庄年丈七十双寿序》:“毛义 捧檄色喜,固以家贫亲老。”
[ qiān lǐ yí xí ]谓日行千里,传送紧急公文。
[ yóu xí rén ]古代传递公文信件的人。宋 吴淑《江淮异人录·瞿童》:“﹝ 唐德宗 贞元 ﹞十八年春,润州 邮檄人,於 延陵县 界,见一少年前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