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bù èr fǎ mén ]佛教用语,“不二”指不是两极端,“法门”指修行入道的门径。意思是说,观察事物的道理,要离开相对的两个极端而用“处中”的看法,才能得其实在。后用来比喻独一无二的门径。
[ bù fǎ ]属性词。违反法律的:~行为。~分子。
[ fēng fǎ ]谓风标规范。《陈书·王瑒传》:“世祖 顾谓 冲 曰:‘所以久留 瑒 於 承华,政欲使太子微有 瑒 风法耳。’”唐 钱珝《授司封员外郎赐绯崔贻孙守兵部员外郎判户部案制》:“又能树立本根,嗣守风法。”
[ bāng fǎ ]亦作“邦灋”。管理百姓的通法。亦泛指国家大法。
[ běn fǎ ]1.原来的有关法律条款。《唐律疏义·名例三·工乐杂户》:“工乐及太常音声人,习业已成,能专其事,及习天文并给使散使犯徒者,皆不配役,準无兼丁例加杖……如元是官户及奴者,各依本法。”《唐律疏义·名例三·工乐杂户》:“妇人元不合配,以夫子流故所以听随。矜其本法无流,所以得免居作。”2.这项法律。如:本法自1980年1月1日起生效。
[ fāng fǎ ]关于解决思想、说话、行动等问题的门路、程序等:工作~。学习~。思想~。
[ fāng fǎ lùn ]关于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。在不同层次上有具体科学方法论、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哲学方法论的区别。哲学方法论是指导前两种方法论的最一般、最根本的方法论,它和世界观是一致的。
[ gòu cí fǎ ]由语素构成词的规则和方法。
[ gǔ fǎ ]1.旧法;古代刑法律令。《史记·吴王濞列传》:“今 吴王 前有太子之郄,诈称病不朝,於古法当诛。”宋 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八:“邦昌 在古法当诛,今贷与之生足矣。”2.古代法度规范。《汉书·诸侯王表》:“姗笑三代,盪灭古法。”晋 陶潜《桃花源》诗:“俎豆犹古法,衣裳无新製。”唐 戴叔伦《怀素上人草书歌》:“楚 僧 怀素 工草书,古法尽能新有餘。”宋 曾巩《宜黄县县学记》:“及三代衰,圣人之制作尽坏,千餘年之间学有存者,亦非古法。”3.传统的法术或方法。宋 陈师道《五言贺雨》诗:“引咎青章设,为坛古法修。”鲁迅《朝花夕拾·<狗、猫、鼠>》:“中国 古时候虽然曾有‘猫鬼’,近来却很少听到猫的兴妖作怪,似乎古法已经失传,老实起来了。”如:中药材应依古法炮制。
[ bō dèng fǎ ]书法用语。指作字运笔的方法。各家解说不同,大致可分三说:(1)唐 林韫《拨镫序》:“鐙,马鐙也,盖以笔管著中指、无名指尖令圆活易转动,笔皆直则虎口间圆如马鐙也。足踏马鐙浅则易转运,手执笔管亦欲其浅则易转动矣。”(2)《说郛》卷二九引 宋 陈宾《桃源手听·书法》“钱邓州 若水 尝言,古之善书,鲜有得笔法者,唐 陆希声 得之,凡五字,擫、押、鉤、格、枑,用笔双鉤,则点画遒劲而尽妙矣,谓之拨鐙法。”(3)明 杨慎《拨镫法》:“鐙,古灯字,拨鐙、画沙、悬针、垂露,皆諭言。拨鐙如挑灯,不急不徐也。”
[ diàn zhēn liáo fǎ ]针灸方法之一。针刺穴位得气后,留针期间应用电针仪在针柄上通以微量电流,以加强刺激作用而达治疗疾病的方法。一般用于神经、肌肉、泌尿生殖系等疾患的治疗。
[ bīng fǎ ]古代指用兵作战的策略和方法:熟谙~。
[ fú fǎ ](犯人)被执行死刑:罪犯已于昨天~。
[ fēi fǎ ]属性词。不合法:~收入。~活动。~占据。倒卖文物是~的。
[ fēi fǎ xíng wéi ]即“违法行为”(634页)。
[ dì fāng xìng fǎ guī ]由省、自治 区、直辖市的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和省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 市的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,在法定权限内制定、发布的规范性文件。通常用条例、规则、实施细 则等称谓。其法律地位低于宪法、法律和行政法规,只在本辖区内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