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gǎn jī tì líng ]因感激而流泪。形容感激异常(现多含讽刺意)。涕:眼泪。零:落下。
[ gǎn jí tì líng ]感激之极而流下眼泪。形容极为感激。
[ gǎn tì ]1.感伤的眼泪。2.感动得落泪。
[ bí tì tuán ]山楂的别名。见 明 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果二·山楂》。
[ gěng tì ]哽咽流涕。鯁,通“哽”。《后汉书·皇后纪下·灵帝何皇后》:“扶 弘农王 下殿,北面称臣。太后鯁涕,羣臣含悲,莫敢言。”《资治通鉴·汉灵帝中平六年》引此文,胡三省 注曰:“言不敢出声,但鯁咽而流涕也。”
[ jiǎ shēng tì ]汉文帝 时,贾谊 曾上《治安策》陈政事,中有“臣窃惟事势,可为痛哭者一,可为流涕者二,可为长太息者三”之句。后世遂以“贾生涕”表达忧国伤时的心情。
[ héng tì ]涕泪交流。李光《集诗述感》:“试隔江湖横涕望,十年前事费思量。”
[ pò tì chéng xiào ]形容转悲为喜。同“破涕为笑”。
[ pò tì wéi xiào ]一下子停止哭泣,露出笑容。指转悲为喜。晋刘琨《答卢谌书》:“时复相与举觞对膝,破涕为笑。” 涕:眼泪。
[ qì tì ]1.眼泪。《诗·邶风·燕燕》:“瞻望弗及,泣涕如雨。”晋 陶潜《咏贫士》之七:“年飢感仁妻,泣涕向我流。”南朝 梁 沉约《齐故安陆昭王碑》:“独居不御酒肉,坐卧泣涕霑衣。”2.哭泣。《荀子·大略》:“曾子 泣涕曰:‘有异心乎哉!’”宋 苏舜钦《答杜公书》:“设丈人有此才,逢此时,而不得此位,则某必当叹息泣涕而相弔。”清 戴名世《先大人诗序》:“自恨无以发名成业,以振先人之盛德与其文章,於是泣涕而书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