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笔网  ›  组词大全  ›  包含涛的组词
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
[ huán tāo ]回旋的波涛。
[ fēng tāo ]1.风浪。南朝 宋 颜延之《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》诗:“春江壮风涛,兰野茂荑英。”唐 杜甫《曲江三章章五句》诗:“曲江 萧条秋气高,菱荷枯折随风涛。”何其芳《树阴下的默想》:“但我却甘愿冒着风涛,带着渴望,独自在无涯的海上航行。”2.比喻艰险的遭遇。唐 项斯《欲别》诗:“归期无岁月,客路有风涛。”元 刘因《人情》诗:“人情云雨 九疑山,世路风涛 八节滩。”明 唐顺之《与杨虞坡司马书》:“风涛兵戈倥偬中,因差人入京谢恩。”3.比喻规模大而气势猛烈的事件或现象。鲁迅《二心集·“民族主义文学”的任务和运命》:“须到无产阶级革命的风涛怒吼起来,刷洗山河的时候,这才能脱出这沉滞猥劣和腐烂的运命。”《人民文学》1977年第9期:“过去一年里,亿万 中国 人民经受了一生中最大最复杂的感情的风涛。”
[ jīng tāo ]惊涛,巨浪。
[ hào tāo ]波涛浩大貌。续范亭《西安家眷不来阴历七七有感》诗:“七巧今年太不巧,银河隔岸水浩涛。”
[ céng tāo ]1.起伏的波浪。2.形容松竹摇曳貌。
[ jīng tāo ]令人惊恐的波涛。
[ jīng tāo hài làng ]1.凶猛而使人害怕的波涛:船在~中前进。2.比喻险恶的环境或遭遇。
[ jīng tāo nù làng ]汹涌吓人的浪涛。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。同“惊涛骇浪”。
[ lóng tāo ]汹涌的波涛。
[ hài làng jīng tāo ]骇:使惊怕;涛:大波浪。汹涌吓人的浪涛。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。
[ kōng tāo ]指回荡于空中的浪涛般的声响。
[ lù tāo ]1.汉枚乘《七发》:“衍溢漂疾,波涌而涛起,其始起也,洪淋淋焉,若白鷺之下翔。”后因以“鷺涛”指波涛。2.比喻人的才情。
[ nòng tāo ]犹弄潮。宋 梅尧臣《泮歙州怪予遂行与黄君同路》诗:“高楼登望酸目睛,欲观弄涛仍膾鲸。”宋 王应麟《通鉴地理通释·浙江》:“江涛,每日昼夜再上,常以月十日、二十五日最小,三日、十八日极大。小则水渐涨,不过数尺;大则涛涌高至数丈。每年八月十八日,数百里士女共观舟人渔子泝涛触浪,谓之弄涛。”
[ lín tāo ]森林被风吹动发出的像波涛一样的声音:~呼啸。
[ nù tāo ]汹涌的波涛:~拍岸。
[ qū tāo ]1.谓掀起波涛。2.比喻气势磅礴。
[ shè tāo ]以箭射巨浪。
[ nì tāo ]顶着浪涛。三国 魏 邯郸淳《曹娥碑》:“﹝ 曹盱 ﹞以 汉安 二年五月,时迎 五君,逆涛而上,为水所淹。”
[ shī tāo ]汹涌的诗思。
[ shí tāo ](1641—约1718)清初画家。姓朱,名若极,广西全州人。明亡后出家,法名原济,字石涛,号苦瓜和尚。擅长画山水、花卉、兰竹。他提出“搜尽奇峰打草稿”,反对因袭模仿,泥古不化,对近代中国画有相当影响。有《苦瓜和尚画语录》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