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diào fú dù wǎn ]指八股文截搭题的作法。截搭题一般分为上下两截。从上截的上文,钓出下截;下截收处,仍落到上截,这就叫做钓。扼住上截下截,驾奴中间,然后从上截过渡到下截,这就叫做渡。从下截挽到上截,然后再落下文,这就叫做挽。这三种笔法,都是变形的伏笔,因此谓“钓伏渡挽”。
[ gàn dù qián ]宋 代在 黄河 故道所收的过道税。《宋史·李柬之传》:“境上有废 河 故道,官收行者税,谓之‘乾渡钱’。”
[ gōng wú dù hé ]乐府歌辞名。《乐府诗集》附于相和歌辞《箜篌引》下。四言四句,以歌辞首句“公无渡河”而名。 晋 崔豹 《古今注·音乐》:“《箜篌引》, 朝鲜 津卒 霍里子高 妻 丽玉 所作也。 子高 晨起刺船而櫂,有一白首狂夫,披髮提壶,乱流而渡,其妻随呼止之,不及,遂堕河水死。於是,援箜篌而鼓之,作《公无渡河》之歌。声甚悽愴,曲终自投河而死。 霍里子高 还,以其声语妻 丽玉 。 玉 伤之,乃引箜篌而写其声,闻者莫不堕泪饮泣焉。 丽玉 以其声传邻女 丽容 ,名曰《箜篌引》焉。”
[ dōng dù ]1.渡向东岸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 项羽 欲东渡 乌江 。”《三国志·吴志·吴主传》:“户十餘万皆东渡 江 。”2.特指东去 日本 。 鲁迅 《书信集·致蒋抑卮》:“闻 素民 已东渡。”
[ jú bǎi dù ]古渡名。在 四川省 昭化县 境内 白水江 与 嘉陵江 合流处。
[ héng dù ]渡桥。《梁书·武帝纪下》:“凡远近分置、内外条流、四方所立屯、传、邸、冶,市埭、桁渡……有不便於民者,尚书州郡各速条上。”
[ dà dù hé ]岷江 支流。古名 渽水,一名 沫水。在 四川 西南部。上游为 大金川,南流至 甘孜藏族自治州 丹巴,会 小金川,称 大渡河。至 乐山县 会 青衣江,入 岷江。全长九百馀公里。1863年(同治 二年)5月 石达开 所率太平军在 大渡河 紫打地(安顺场)失败。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,曾强渡 安顺场 渡口和夺取 大渡河 铁索桥。
[ guǐ sù dù hé ]指半夜间,午夜。河是井宿中的南北河星,在鬼宿旁边,要在半夜时分,方能看见鬼宿和井宿,故云。
[ nán dù ]1.亦作“南度”。渡水而南。《楚辞·九章·哀郢》:“当 陵阳 之焉至兮,淼南渡之焉如。”王逸 注:“渡,一作度。”《史记·晋世家》:“五年春,晋文公 欲伐 曹,假道於 卫,卫 人弗许。还自 河 南度,侵 曹,伐 卫。”唐 柳宗元《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》诗:“十一年前南渡客,四千里外北归人。”2.犹南迁。晋元帝、宋高宗 皆渡 长江 迁于南方建都,故史称南渡。唐 李白《金陵》诗之一:“晋 家南渡日,此地旧 长安。”《宋史·孝宗纪赞》:“高宗 以公天下之心,择 太祖 之后而主之,乃得 孝宗 之贤,聪明英毅,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,可谓难矣哉。”元 赵孟頫《岳鄂王墓》诗:“南渡君臣轻社稷,中原父老望旌旗。”郁达夫《题闽县陈贻衍西湖记游画集》诗之一:“南渡江山气不雄,钱塘 苏小 可怜虫。”
[ nán dù jiāng ]海南省最大河流。源出海南岛中部山区,在海口以东入琼州海峡。长311千米。流量丰富。上游建有松涛水库。
[ jìng dù chuán ]1.竞渡用的彩舟,俗称龙船。《资治通鉴·唐敬宗宝历元年》:“己未,詔 王播 造竞渡船二十艘。”胡三省 注:“自 唐 以来,治竞渡船,务为轻驶,前建龙头,后竖龙尾,船之两旁,刻为龙鳞而綵绘之,谓之龙舟。”2.比喻有权有势而又唯利是争的人。宋 邵博《闻见后录》卷三十:“有贵人号竞渡船者,以其唯利是竞也。席大光 作言官,击之曰:‘某别名竞渡船,中贮无赖之小人,外较必争之微利也。’士大夫驩传之。”
[ lún dù ]载运行人、汽车、火车等横渡江河、湖泊、海峡的轮船和其他设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