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笔网  ›  组词大全  ›  包含燕的组词
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
[ fǔ yú mù yàn ]生活在锅里的鱼、筑巢在帷幕上的燕。比喻处境极不完全。
[ chǔ shuǐ yān shān ]形容从南到北山高水远。
[ běi yàn ]1.国名。周 代诸侯国名,在今 河北省 蓟县 一带。《春秋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齐 高止 出奔 北燕。”《史记·燕召公世家》:“周武王 灭 紂,封 召公 於 北燕。”三国 魏 曹植《七启》:“故 田光 伏剑於 北燕,公叔 毕命於 西秦。”2.国名。指 秦 末农民大起义中,韩广 重建之 燕国。《文选·陆机<汉高祖功臣颂>》:“乃眷 北燕,遂表 东海。”李善 注引《汉书》:“信 用 广武君 策,发使使 燕,燕 从风而靡。”3.太平天囯 谓 清朝 的京城。太平天囯《贬直隶省为罪隶省诏》:“今朕既贬 北燕 地为妖穴,是因妖现秽其地,妖有罪,地亦因之有罪,故并贬 直隶省 为 罪隶省。”
[ chóu yàn ]为答谢而宴请。
[ bái yàn ]亦作“白鷰”。白尾的燕子。古代以为瑞鸟。
[ dāo tóu yàn wěi ]比喻笔锋劲利。
[ hān yàn ]见“酣宴”。
[ kǒng yàn ]十分安乐、闲适。
[ kuǎn yàn ]同“款宴”。《廿载繁华梦》第二六回:“周 家是晚就在府上款燕来宾。”
[ cì yàn ]见“赐宴”。
[ dōng láo xī yàn ]劳:伯劳。比喻情侣、朋友离别。
[ jīn sī yàn ]鸟,身体小,羽毛黑褐色,翅膀尖而长,足短,淡红色,四趾朝前。生活在热带岛屿,捕食小虫。喉部有很发达的黏液腺,所分泌的唾液在空气中凝成固体,是金丝燕筑巢的主要材料。所筑的巢就是食品中的燕窝。
[ lǐ yàn ]指乡里宴会。
[ chāi yàn ]钗上之燕状镶饰物。传说佩之吉祥。语本《太平御览》卷七一八引《洞冥记》:“元鼎 元年,起 招灵阁。有神女留一玉釵与帝,帝以赐 赵婕妤。至 昭帝 元凤 中,宫人犹见此釵,共谋欲碎之。明旦视之匣,唯见白鷰直升天,故宫人作玉釵,因改名玉鷰釵,言其吉祥。”宋 范成大《题汤致远运使所藏隆师四图·倦绣》诗:“困来如醉復如愁,不管低鬟釵燕溜。”清 赵执信《绝句》之八:“緑云撩绕惹生衣,釵燕参差拂镜飞。”
[ dǐng yú mù yàn ]宛如鼎中游动的鱼,帷幕上筑巢的燕子。比喻处于极危险境地的人或事物。
[ huān yàn ]1.同“欢宴”。唐 韩愈《燕河南府秀才》诗:“何能充欢燕,庶以露厥诚。”2.歡醼:同“欢宴”。《北史·李迁哲传》:“迁哲 每鸣笳导从,往来其间,纵酒欢醼,尽平生之乐。”3.懽燕:欢爱和乐。明 汤显祖《紫钗记·花朝合卺》:“神仙眷,看取千里佳期,百年懽燕。”
[ huān yàn ]犹欢宴。驩,通"欢"。
[ jīn yàn ]1.指乳燕。 唐 王勃 《春思赋》:“银蚕吐丝犹未暖,金燕衔泥试学飞。”2.燕形金钗。 后蜀 毛熙震 《酒泉子》词之二:“晓花微歛轻呵展,裊釵金燕软。”
[ lái hóng qù yàn ]比喻行踪漂泊不定的人。
[ fēi yàn ]1.亦作“飞鷰”。1.飞翔的燕子。《古诗十九首·东城高且长》:“思为双飞鷰,衔泥巢君屋。”南朝 梁 江淹《杂体诗·效李陵<从军>》:“袖中有短书,愿寄双飞燕。”2.指 汉成帝 赵皇后。《汉书·外戚传下·孝成赵皇后》:“孝成赵皇后,本 长安 宫人……学歌舞,号曰 飞燕。”南朝 宋 鲍照《代朗月行》:“鬢夺 卫女 迅,体絶 飞燕 先。”唐 李白《清平调》词:“借问 汉 宫谁得似,可怜 飞燕 倚新妆。”清 孙枝蔚《春宫词》:“君恩重 飞燕,妾体拟当熊。”3.良马名。《文选·张协<七命>》:“驾 红阳 之飞鷰,驂 唐公 之驌驦。”张铣 注:“红阳、唐公 人也,并有良马名飞鷰。”南朝 宋 谢灵运《会吟行》:“飞燕跃广途,鷁首戏清沚。”《南史·袁顗传》:“刘胡 叛走不告 顗,顗 至夜方知,大怒,駡曰:‘今年为小子所误。’呼取飞燕,谓其众曰:‘我当自出追之。’”4.指古曲名。语出《吕氏春秋·音初》:“有娀氏 有二佚女,为之九成之臺,饮食必以鼓。帝令燕往视之,鸣若謚隘,二女爱而争搏之,覆以玉筐,少选发而视之,燕遗二卵,北飞,遂不反。二女作歌,一终曰:燕燕往飞。实始作为北音。”南朝 梁 刘勰《文心雕龙·乐府》:“有娀 謡乎《飞燕》,始为北声。”清 姚鼐《送侍路川主德州书院》诗:“经谭东 鲁 麟,曲唱西《飞燕》。”5.指古卜名。《史记·龟策列传》:“涂山 之兆从而 夏啟 世,飞燕之卜顺故 殷 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