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chóu tòng ]悲痛。《左传·襄公八年》:“民死亡者,非其父兄,即其子弟,夫人愁痛,不知所庇。”唐 柳宗元《南岳云峰和尚塔铭》:“呜呼!大师之葬,门人慕号,长老愁痛。”
[ dào tòng ]悲伤痛心。《汉书·贾谊传赞》:“使时见用,功化必盛。为庸臣所害,甚可悼痛。”宋 叶适《著作正字二刘公墓志铭》:“后四十年,道其事者,尚相与悼痛嗟惜不已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回:“自家起了一个别号,叫做‘死里逃生’,以志自家的悼痛。”
[ chǔ tòng ]1.谓残酷。2.指酷刑。3.疼痛;痛苦。
[ gǎn tòng ]感痛,汉语词语,意思是感伤悲痛
[ fù tòng ]1.肚子痛。2.三国魏曹操《祀故太尉桥玄文》:“又承从容约誓之言:‘殂逝之后,路有经由,不以斗酒隻鸡过相沃酹,车过三步,腹痛勿怪。’虽临时戏笑之言,非至亲之篤好,胡肯为此辞乎?”后因以“腹痛”为对死者表示哀痛悲伤的典实。
[ hān tòng lín lí ]形容非常畅快。同“酣畅淋漓”。
[ jiǎo tòng ]由某些病变引起的某一器官阵发性的剧烈疼痛:心~。肠~。
[ jiē tòng ]嗟吁痛惜。《汉书·刘歆传》:“此乃有识者之所惜閔,士君子之所嗟痛也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董卓传》“诸阿附 卓 者皆下狱死”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谢承《后汉书》:“君为王臣,世受 汉 恩,国主危难,曾不倒戈,卓 受天诛,而更嗟痛乎?”《晋书·孝友传·孙晷》:“尚书 张国明,州土之望,表荐 晷,公车特徵。会卒,时年三十八,朝野嗟痛之。”
[ cè tòng ]忧伤,悲痛。《公羊传·桓公十四年》“御廩灾,何以书?记灾也”汉 何休 注:“先是,龙门 之战,死伤者众,桓 无惻痛於民之心。”汉 王充《论衡·明雩》:“夫知病之必不可治,治之无益,然终不肯安坐待絶,犹卜筮求祟,召医和药者,惻痛慇懃,冀有验也。”
[ é cù xīn tòng ]极度忧愁伤心的样子。
[ fǔ jīn tòng xī ]因眼前事物而引起对往事的追思。同“抚今悼昔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