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lóng zhǎo jì ]穇子的别名。见 明 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穀二·穇子》。
[ shè jì ]“社”指土神,“稷”指谷神,古代君主都祭社稷,后来就用“社稷”代表国家。
[ shè jì chén ]谓关系国家安危之重臣。
[ shè jì shén ]即土地神、谷神。沈从文《从文自传·我所生长的地方》:“春秋二季农事起始与结束时,照例有老年人向各处人家敛钱,给社稷神唱木傀儡戏。”参见“土地神”。
[ shè jì tán ]明清帝王祭祀太社(土地神)、太稷(五谷神)的礼制建筑。北京社稷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(1420),在今中山公园内。为三层汉白玉石砌方台。台中央埋设“社主石”。台面按五行方位填筑色土:东为青色、南为红色、西为白色、北为黑色、中为黄色,象征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”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[ shǔ jì qíng ]指亡国的感慨。语本《诗·王风·黍离》:“彼黍离离,彼稷之苗。”清 方文《喜龚孝升都宪至》诗之二:“每涉 江 淮 路,偏多黍稷情。”参见“黍秀宫庭”。
[ nóng jì ]1.农业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农家者流,盖出於农稷之官。”2.农神。汉 王粲《务本论》:“仰司星辰以审其时,俯耕籍田以率其力,封祀 农稷 以神其事,祈穀报年以宠其功。”
[ xià jì ]即下昃。《穀梁传·定公十五年》:“戊午,日下稷,乃克葬。”范宁 集解:“稷,昃也。下昃谓晡时。”宋 王楙《<野客丛书>小序》:“皇宋 庆元 改元三月戊申日下稷,长洲 王楙 书於 不欺堂 之西偏。”
[ yì jì ]禹 臣 伯益 与 后稷 的并称。南朝 梁 刘勰《文心雕龙·原道》:“益 稷 陈謨,亦垂敷奏之风。”元 揭傒斯《贫交行》:“时哉疏凿人,八年忘外留。出必 益 稷 俱,归与 夔 龙 儔。”
[ zōng jì ]宗庙社稷。古代亦常用以代表国家政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