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biān zuǎn ]编辑(多指资料较多、篇幅较大的著作):~词典。~百科全书。
[ lù zuǎn xuě chāo ]指勤于收辑抄录,昼夜寒暑不停。同“露钞雪纂”。
[ lùn zuǎn ]编纂。宋 黄庭坚《代司马丞相进<稽古录>表》:“论纂皆有依凭,总而成书为《稽古録》。”鲁迅《汉文学史纲要》第三篇:“﹝ 孔子 ﹞既卒(敬王 四十一年=前四七九),门人又相与辑其言行而论纂之,谓之《论语》。”
[ pái zuǎn ]编撰,编辑。清 王士禛《池北偶谈·谈献一·方伯公遗事》:“先祖方伯公年九十餘,读书排纂不輟。”清 谭献《<唐诗录>序》:“举三百年之遗文,离为八集,都为一编。排纂未竟,旋以图南;悠悠五载,復事发正,録成定本。”
[ lù chāo xuě zuǎn ]指勤于收辑抄录,昼夜寒暑不停。
[ rù zuǎn ]入朝继承皇位。《陈书·世祖纪》:“永定 三年六月景午,高祖 崩,遗詔徵 世祖 入纂。”
[ shī zuǎn ]诗集。旧题 宋 尤袤《全唐诗话·李商隐》:“鹿门 先生 唐彦谦 为诗纂,慕 玉溪,得其清峭感愴,盖其一体也,然警絶之句亦多有。”
[ zá zuǎn ]1.各类琐杂事物的辑述。清 章学诚《文史通义·<和州志政略>序例》:“是乃摘比之类书,词人之杂纂。”参阅《四库全书总目·杂家类序》。2.汇集和编纂。郭沫若《<管子集校>校毕书后》:“纂録既出自数人之手,期日之相悬復在二十年以上,杂纂成书,选择与裁断之标準不一。”
[ zuǎn bǔ ]纂集增补。清 龚自珍《上国史馆总裁提调总纂书》:“按 巴尔虎 旧牧,当在 尼布楚、雅克萨 城之间……宜檄理藩院行文 黑龙江 将军,将其头目迁徙年月部落界,移送到馆,本馆以圣训、《方略》核对之,即可纂补。”
[ zuǎn chéng ]1.继承而完成。2.纂集成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