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笔网  ›  组词大全  ›  包含纳的组词
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
[ chéng nà ]接受。
[ fǔ nà ]敬语。采纳。
[ fù nà ]依附交结。汉 王充《论衡·骨相》:“韩生 谢遣相工,通刺 倪宽,结胶漆之交,尽筋力之敬,徙舍从 宽,深自附纳之。”《新唐书·萧至忠传》:“太平 寖用事,至忠 乃自附纳,且丐还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神宗熙宁十年》:“盖自 王安石 罢相,括 恐大臣於法令有所改易,故潜纳此説以窥伺其意,为附纳之资尔。”
[ gǎn nà ]谓因感动而接受其情意。
[ fù nà ]1.谓普遍采纳。赋,通“敷”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七年》:“《夏书》曰:‘赋纳以言,明试以功,车服以庸。’”杨伯峻 注:“赋为敷之借字,徧也。”唐 元稹《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》:“且臣闻之,古者以言赋纳,岂虚美哉?盖用之也。”2.指缴纳的田赋。《清史稿·食货志一》:“北路 镇 迪 各属,垦熟地不过十二三,赋纳既亏,閭里窳敝。”
[ chá nà ]审查采纳。
[ fèng nà ]1.敬还,退回。2.敬献。
[ chóu nà ]1.应酬接待。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叙情既毕,便深自陈结,丞相亦厚相酬纳。”2.接纳;采纳。《资治通鉴·宋文帝元嘉八年》:“邵 坐在 雍州 营私蓄聚,赃满二百四十五万,下廷尉,当死。左卫将军 谢述 上表,陈 邵 先朝旧勋,宜蒙优贷。帝手詔酬纳,免 邵 官,削爵土。”
[ huái nà ]怀柔招纳。
[ guǐ nà ]谓纳入某种范围。
[ jìn nà ]1.犹引进。《梁书·羊侃传》:“景 遣仪同 傅士哲 呼 侃 与语曰:‘侯王 远来问讯天子,何为闭距,不时进纳?’”2.宋 时称交纳钱粮买取官爵。宋 李纲《与右相条具事宜札子》:“纲 昨过 衢州,窃见都督行府札子,颁降官告,劝诱上户进纳。”宋 朱彧《萍洲可谈》卷二:“一书用好纸数十幅,近年纸价高,田俸入尽索於此,亲朋间目之为纸进纳。盖纳粟得官号进纳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英宗治平元年》:“按贡举条制,进纳及工商杂类有奇材异行者,亦听取解。”
[ kē nà ]犹科输。《宋史·食货志上五》:“﹝ 熙寧 ﹞十年,知 彭州 吕陶 奏……自 熙寧 六年施行役法,至今四年,臣本州四县,已有宽剩钱四万八千七百餘贯,今岁又须科纳一万餘贯。”
[ kuǎn nà ]诚恳收留。
[ lǎn nà ]1.包揽代纳赋税。2.收揽容纳。
[ bǎn nà ]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所属的旧行政区划单位,相当于县。1960年版纳改为县,如版纳景洪改称景洪县。
[ hán gòu nà wū ]垢:耻辱;污:污蔑。容忍耻辱和污蔑。指气度大,能包容一切。
[ hán nà ]包容。
[ jí nà ]宋 时将欠户的产业按高价没入官府折还欠钱谓之籍纳。宋 苏轼《应诏论四事状》:“已经估覆三估不伏定,即以所估高价籍定者,谓之籍纳。惟籍纳产业,方许给还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》:“先是殿中侍御史 王奇,请籍纳职田以助賑贷。”
[ jiān nà ]监督交纳。《隋书·酷吏传·燕荣》:“於是遣 弘嗣 监纳仓粟。”《旧五代史·周书·世宗纪一》:“﹝ 显德 元年﹞冬十月甲辰,左羽林大将军 孟汉卿 赐死,坐监纳厚取耗餘也。”《宋史·职官志五》:“司农寺…… 乾道 二年,詔粮纲有欠,从本寺断遣监纳,情理重者,大理寺推勘。”
[ huì nà ]汇合容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