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笔网  ›  组词大全  ›  包含绂的组词
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
[ chì fú ]1.即赤芾。2.即赤绶。
[ huái fú ]怀藏印绶。指为官。
[ jiān guān zhòng fú ]指兼任很多显耀官职。
[ jiě fú ]解下印绶。指辞官。
[ jìn fú ]系印绶于身。谓居官。
[ cí fú ]犹辞官。绂,古代系印的绶带。
[ lín fú ]晋王嘉《拾遗记.周灵王》:"夫子未生时,有麟吐玉书于?里人家……征在贤明,知为神异,乃以绣绂击麟角,信宿而麟去。"后因以"麟绂"指祥瑞。
[ mò fú ]犹墨绶。
[ huá fú ]1.华美的系印丝绳。2.指佩“华紱”的达官贵人。3.华美的蔽膝。紱,通“芾”。
[ shì fú ]亦作“释黻”。让出官职;辞去官职。绂,系印的丝带。
[ qīng fú ]青绶。佩系官印的青色丝带。
[ qiú fú ]衣裘和印绶。
[ xǐ fú ]亦作“璽韍”。玺绶。
[ tóu fú ]弃去印绶。谓辞官。
[ yīng fú ]1.亦作“缨黻”。冠带与印绶。亦借指官位。南朝 梁 沉约《梁三朝雅乐歌·俊雅二》:“珩珮流响,缨紱有容。”《北史·魏彭城王勰传》:“彦和、季豫 等年在冲蒙,早此缨紱。”唐 孟浩然《宿天台桐柏观》诗:“愿言解缨紱,从登去烦恼。”《资治通鉴·唐高宗永徽六年》:“武氏 门著勋庸,地华缨黻,往以才行选入后庭,誉重椒闈。”明 张居正《七贤咏·王安丰》:“虽有缨紱累,终知世网疏。”2.比喻世俗的束缚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“绰约若处子”晋 郭象 注:“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,然其心无异於山林之中,世岂识之哉!徒见其戴黄屋,佩玉璽,便谓足以缨紱其心矣。”
[ yìn fú ]亦作“印韍”。印绶。《汉书·游侠传·陈遵》:“轻辱爵位,羞污印韍。”《汉书·王莽传中》:“男以‘睦’、女以‘隆’为号焉,皆授印韍。令诸侯立太夫人、夫人、世子,亦受印韍。”颜师古 注:“韍,亦印之组。”三国 魏 曹植《叙愁赋》:“荷印紱之令服,非陋才之所望。”宋 文莹《湘山野录》卷上:“臣 衍 向者甫及年期,还上印紱。”
[ zǔ fú ]印绶。借指官位。
[ yū fú ]谓佩印作官。绂,系官印的丝带。
[ zhū fú ]1.古代礼服上的红色蔽膝。后多借指官服。《易·困》:“困于酒食,朱紱方来。利用享祀,征凶无咎。”程颐 传:“朱紱,王者之服,蔽膝也。”《汉书·韦贤传》:“黼衣朱紱,四牡龙旂。”南朝 陈 徐陵《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》:“黑貂朱紱,王侯满筵。”唐 杜牧《书怀寄中朝往还》诗:“朱紱久惭官借与,白头还嘆老将来。”宋 王安石《致仕虞部曲江谭君挽辞》:“它日白衣霄汉志,暮年朱紱水云身。”2.指做官。唐 陈子昂《晖上人房饯齐少府使入京府序》:“青霞路絶,朱紱途遥。”《古今小说·吴保安弃家赎友》:“臣今幸沾朱紱,而 保安 子 天祐,食藿悬鶉,臣窃愧之。”3.古代系佩玉或印章的红色丝带。《文选·曹植<责躬>诗》:“冠我玄冕,要我朱紱。”李善 注:“《礼记》曰:‘诸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綬。’《苍頡篇》曰:‘紱,綬也。’”唐 康骈《剧谈录·狄惟谦请雨》:“特颁朱紱,俾耀铜章。”
[ zǐ fú ]贵官系印用的紫色丝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