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fěn biān xì sī ]指成色好的银锭。
[ dī shēng xì yǔ ]形容小声说话。
[ cóng xì ]繁多琐碎。宋 曾巩《故翰林侍读学士钱公墓志铭》:“﹝ 钱公 ﹞於书无所不治,已通其大旨,至於分章别句,类数辨名,丛细委曲,无不究尽。”清 方苞《读邶鄘至曹桧十一国风》:“盖谓一国之诗,数百年之久,所存必政教之尤大者,閭阎丛细之事,男女猥鄙之情,即间録以垂戒,不宜其多乃至於此。”
[ cóng xì ]琐碎。宋 曾巩《谢杜相公书》:“﹝明公﹞位之极,年之高,天子不敢烦以政,岂乡閭新学危苦之情、藂细之事,宜以彻於眎听而蒙省察?”宋 曾巩《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》:“臣愚不敏,蒙恩赐对,不敢毛举藂细之常务,而於国家之体,冒言其远且大者。”
[ bù jīn xì xíng ]指不注重小事小节。
[ bèi xì ]1.详尽。元 武汉臣《生金阁》第四折:“你将那屈死的词因,备细诉来。”明 叶宪祖《金翠寒衣记》第四折:“你怎么晓得这等备细呢?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五三回:“帐房问了备细情由,知道他是遇了骗子。”洪深《申屠氏》第四本:“老丈听得备细,过来邀二人入内。”2.详细情况。《醒世恒言·卖油郎独占花魁》:“朱重 问了备细,乡人见乡人,不觉感伤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四回:“会着 庄绍光,述其备细。”欧阳予倩《潘金莲》第四幕:“二爷要知备细吗?最好去问 郓哥。”
[ cū xì ]1.粗和细的程度:碗口~的钢管。这样~的沙子最合适。2.粗糙和细致的程度:桌面平不平,就看活儿的~。
[ cū xì shí fān ]一种锣鼓与丝竹兼用的合奏乐名,起于 明 末,盛行 江 南,今仍流行于 福建、江苏、浙江 等地。十番即十番鼓,又称十番锣鼓,又有十不闲、十样锦等名称。
[ cū zhōng yǒu xì ]形容人说话做事表面好像粗鲁、随便,实际上却是审慎、细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