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笔网  ›  组词大全  ›  包含翦的组词
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
[ cái jiǎn ]1.亦作“裁剪”。缝制衣服时把衣料按一定的尺寸裁开。《南史·梁纪上·武帝上》:“公家织官纹锦饰,并断仙人鸟兽之形,以为褻衣,裁翦有乖仁恕。”宋 周邦彦《齐天乐·秋思》词:“暮雨生寒,鸣蛩劝织,深阁时闻裁剪。”元 陈高《种橦花》诗:“缉治入机杼,裁翦为衣裳。”2.引申为修剪。唐 曹唐《病马呈郑校书章三吴十五先辈》诗之四:“欲将鬐鬣重裁剪,乞借新成利铰刀。”夏丏尊 叶圣陶《文心》十三:“从盆栽的裁剪悟到文字繁简的布置,从影戏的场面悟到叙事文的结构,从照片悟到记事文的法式。”3.比喻对事物的取舍安排。唐 杜牧《自遣》诗:“遇事知裁翦,操心识卷舒。”清 曹寅《竹村大理寄洋茶滇茶二本置西轩中花开索诗漫题》诗之二:“漫山百卉无边幅,裁翦东风恐未匀。”4.特指写作时对材料的取舍安排。宋 秦观《调笑令》词:“谢郎 巧思诗裁翦,能动芳怀幽怨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回:“这不过是駢四儷六裁剪的工夫,只要字面工整富丽,那怕不接气也不要紧的,这更容易了。”5.比喻割裂拼凑。杨树达《积微居小学述林·论小学书流别》:“逮至晚近,胸无独见,意欲垂文。於是 秦 相《吕览》,书悬国门;淮南《鸿烈》,文成众手。大都剽剟儒 墨 裁剪道法,説杂九流,义非一贯,小学支流,亦犹是矣。”
[ jié jiǎn ]犹删削。
[ bìng jiǎn ]见“并州剪”。
[ jiǎn cái ]1.原指裁制衣服,后常比喻大自然对景物的安排。2.比喻写文章时对材料的取舍安排。
[ jiǎn cǎo chú gēn ]翦:“剪”的异体字,割断。割草要把草根彻底除掉。比喻除去祸根,不留后患。
[ jiǎn chú ]1.消灭。2.排斥。
[ jiǎn chūn jiǔ ]古人以春初早韭为美味,故以“翦春韭”为召饮的谦辞。唐 杜甫《赠卫八处士》诗:“夜雨翦春韭,新炊间黄粱。”亦省作“翦韭”。清 龚自珍《与吴虹生书》:“今年尚未与阁下举盃,春寒宜饮,乞於明日未刻过敝斋翦韭小集。”参阅《南史·周颙传》。
[ jiǎn cù cù ]整齐而众多貌。
[ jiǎn dāo ]铰断布、纸、绳等物的器具,两刃交错,可以开合。
[ jiǎn dāo cǎo ]慈姑苗。慈姑生水田中,其叶如剪刀形,故称。参阅 明 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果六·慈姑》。
[ jiǎn dìng ]讨伐平定。
[ jiǎn fá ]1.砍伐。2.讨伐。
[ jiǎn fān ]指割让边境属地。
[ jiǎn fú ]1.谓为马修剪毛鬣,洗拭尘垢。2.用以比喻对人才的赞扬,提携。
[ jiǎn jiǎn ]1.狭隘;浅薄。《庄子·在宥》:“而佞人之心翦翦者,又奚足以语至道?”成玄英 疏:“翦翦,狭劣之貌也。”唐 柳宗元《宋清传》:“岂若小市人哉?一不得直,则怫然怒,再则駡而仇耳。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!”亦谓过分谨慎而不知变通。宋 岳珂《桯史·太岁方位》:“今世士大夫号於达理者,每易一榱,覆一簣,翦翦拘泥,不得即决。”2.犹簇簇。丛集貌。唐 沉亚之《闽城开新池记》:“辛蒲翦翦,扇荷擎擎。”唐 杜牧《感怀诗》:“苍然 太行 路,翦翦还榛莽。”宋 姜夔《浣溪沙》词:“翦翦寒花小更垂,阿琼 愁里弄妆迟,东风烧烛夜深归。”3.形容风轻微而带寒意。唐 韩偓《寒食夜》诗:“测测轻寒翦翦风,杏花飘雪小桃红。”宋 王安石《夜直》诗:“金炉香尽漏声残,翦翦轻风阵阵寒。”明 唐寅《步步娇》套曲:“今日画眉人远,冷透香罗,无奈东风翦翦。”费砚《春愁秋怨词》:“翦翦金风隔院吹,昼凉人静漏迟迟。”4.齐心;和睦相处。《子华子·晏子问党》:“其民愿而从法,疏而弗失,上下翦翦,唯其君之听。”清 侯方域《悯獐》:“吾废吾童子矣,视二氏之貌,且翦翦焉适矣。”
[ jiǎn jiāng ]划断疆界。
[ jiǎn jiǔ ]见"翦春韭"。
[ jiǎn kè ]1.剪裁雕刻。2.形容文字工于雕琢。
[ jiǎn lǐ ]铲除整饬。
[ jiǎn líng ]剪除羽翎。常以喻因受羁缚,才能不得伸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