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dà háng ]1.即 朱雀航。东晋 南朝 建康 城南的浮桥,正对 朱雀门。亦称 大桁。《陈书·高祖纪上》:“高祖 遣 周文育 屯 方山,徐度 顿 马牧,杜稜 顿 大航 南。”参见“大桁”。2.大船。《续资治通鉴·宋太祖开宝八年》:“己未,全贇 独乘大航,高十餘重,上建大将旗旛。”
[ dǎo háng ]1.在水面或陆上 设置航标、灯塔等导航设备,引导船只循安全、便捷的航线航行。2.利用地面导航设备,保障飞机准确 航行。地面导航设备有无线电导航设备(定向定位设备、着陆设备)和目视导航设备(各种发光、发烟、布 板信号等)两种。
[ dǎo háng wèi xīng ]从太空发射 无线电导航信号,能为地面、海洋、空中和太空用户导航定位的人造地球卫星。利用卫星导航或定位,具有高精度、全天候、能覆盖全球和用户设备简便等优点。
[ kāi háng ]1.新开辟的或解冻的河道开始行船;新开辟的民航线开始有飞机航行。2.(船只)开行;起航。
[ chū háng ](船或飞机)离开港口或机场航行。
[ cí háng ]佛教用语。佛教认为佛、菩萨以大慈悲救度众生离开尘世苦海,有如舟航。
[ hǎi jūn háng kōng bīng ]以飞机为基本装备,主要在海上和濒海上空作战的海军兵种。通常由舰基航空兵和岸基航空兵组成。主要任务是攻击敌方海上、空中目标,袭击敌方和保护己方的海军基地、港口、沿海机场和海上交通线,争夺海洋战区和濒海地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,从空中掩护、支援己方舰艇的作战行动等。
[ mí háng ]飞机或轮船等在航行中迷失了方向。
[ nán háng běi qí ]形容乘舟骑马,南北奔走。
[ shěn háng ]沉船。《晋书·石季龙载记论》:“朝市沦胥,若沉航於鲸浪;王公颠仆,譬游魂於龙漠。”
[ shì háng ]飞机、船只等在正式航行前进行试验性航行。
[ piāo yáng háng hǎi ]渡过海洋。多指去异国他乡或远处。同“飘洋过海”。
[ tōng háng ]有船只或飞机来往:这两个城市之间早已直接~。
[ wáng zǐ háng ]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王子猷 居 山阴,夜大雪……忽忆 戴安道。时 戴 在 剡,即便夜乘小船就之,经宿方至。造门不前而返。人问其故,王 曰:‘吾本乘兴而来,兴尽而返,何必见 戴?’”后用“王子航”为雪夜访友的典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