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bù láng bù yǒu ]《诗经·小雅·大田》:“不稂不莠。” 原意指耕作精细,没有什么杂草。后用不稂不莠指既不像稂,也不像莠。比喻一个人不成材或没出息。稂(láng):狼尾草。莠(yǒu):狗尾草。
[ làng yǒu ]莨和莠,是两种野草。常用以喻邪恶之人,或用以指杂草丛生的地方。
[ láng bù láng yǒu bù yǒu ]既不象稂,也不象莠。比喻不成材,没出息。
[ láng yǒu ]稂和莠,都是形状像禾苗而妨害禾苗生长的杂草,比喻坏人。
[ hé yǒu ]禾稼中的杂草。其茎、叶、穗皆似禾。三国 魏 应璩《三叟》诗:“古有行道人,陌上见三叟。年各百餘岁,相与锄禾莠。”
[ liáng yǒu bù qí ]比喻好人坏人夹杂在一起。莠(yǒu):狗尾草,比喻坏人。
[ yǒu yán ]丑恶之言;坏话。《诗·小雅·正月》:“好言自口,莠言自口。”毛 传:“莠,丑也。”孔颖达 疏:“丑恶之言。”南朝 梁 刘勰《文心雕龙·谐隐》:“曾是莠言,有亏德音。”明 何景明《直路行》:“邪径捷足,莠言悦口。”严复《辟韩》:“诚如是,三十年而民不大和,治不大进,六十年而 中国 有不克与 欧洲 各国方富而比强者,正吾莠言乱政之罪可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