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biān jiān ]盖屋的茅苫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七年》:“或取一编菅焉,或取一秉秆焉,国人投之,遂弗爇也。”杜预 注:“编菅,苫也。”孔颖达 疏:“李巡 曰:‘编菅以覆屋曰苫。’郭璞 曰:‘白茅苫也,是编菅为苦也。’”唐 王维《京兆尹张公德政碑》:“惟 涇 有防,比岁多决,近县疲於力役,他山匱於度材。公命刮朽壤,坟巨石,办大木,去编菅,其始告劳,乃终有庆。”
[ cǎo jiān ]1.草茅。比喻微贱。2.犹草野。指民间。
[ jiān jù ]用菅草编织为鞋;草鞋。古代服丧时着之。
[ jiān kuǎi ]1.茅草之类。可编绳索。2.喻微贱的人或物。3.指草鞋。
[ ōu jiān ]水浸茅草使柔韧。《诗·陈风·东门之池》:“东门之池,可以沤菅。”《左传·哀公八年》:“拘 鄫 人之沤菅者。”
[ shuāng jiān ]霜后枯萎的菅草。用以比喻白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