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笔网  ›  组词大全  ›  包含藉的组词
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
[ chéng jiè ]1.同“承籍”。藉,通“籍”。2.凭藉。
[ fēng liú yùn jiè ]见“風流藴藉”。
[ fēng liú wēn jiè ]见“風流藴藉”。
[ fēng liú yùn jiè ]1.形容人风雅潇洒,温文含蓄。《北齐书·王昕传》:“昕 母 清河 崔氏,學識有風訓,生九子,並風流藴藉,世號‘王 氏九龍’。”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念秧》:“少年風流藴藉,遂與 吴 大相爱悦。”清 汪琬《前明福建布政使司右参议范公墓碑》:“蓋百餘年來,吴 士大夫以風流藴藉稱者,首推 吴文定、王文恪 兩公。”亦作“風流醖藉”。《隋书·儒林传·元善》:“善 之通博,在 何妥 之下,然以風流醖藉,俯仰可觀,音韻清朗,聽者忘倦,由是爲後進所歸。”清 沈谦《填词杂说·张世文词警策》:“張世文《新草池塘》、《紫燕雙飛》二首,風流醖藉,不減 周 秦。”2.亦作“風流緼藉”。指诗文的意趣飘逸而含蓄。宋 王灼《碧鸡漫志》卷二:“王荆公 長短句不多,合繩墨處自雍容奇特。晏元獻公、歐陽文忠公,風流緼藉,一時莫及,而温潤秀潔,亦無其比。”
[ bì jiè bì ]指高的台阶。
[ bù jiè ]1.不凭借;不依靠。2.不顾惜。
[ bù jiè mù ]即木老鸦。古代武器名。多用于水师。
[ jí bù dé ]见“藉不的”。
[ jí bù de ]顾不得。
[ jiè cí ]托词;借口。
[ jiè duān ]假托某一事由作为借口。清 薛福成《出使四国日记·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初六》:“邇来 德 义 等国自行保护教士,而 法国 藉端陵人之燄稍衰,可以杜其朦混侵权之弊,於大局甚有裨益。”
[ jiè gǎo ]坐卧于草荐之上。谓谢罪待刑。
[ jiè gū ]慈姑的别名。见 明 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果六·慈姑》。
[ jiè jiǎ ]假借。
[ jí jí ]也作籍籍。纷乱的样子。常形容众口喧哗或声名甚盛。
[ jí liǎn ]征收税赋。藉,通“籍”。
[ jiè lìng ]假使。宋 司马光《涑水记闻》卷四:“且奏贼初无此言,是必怨讎者为之,藉令有之,若以一卒之故,断都转运使头,此后政令何由得行?”宋 王安石《上欧阳永叔书》:“藉令朝廷怜閔,不及一年,即与之外任,则人之多言,亦甚可畏。”明 唐顺之《答王南江提学书》:“藉令有人焉,始不悟而今也悟,则自今日无一物不可少者。”
[ jiè lüè ]犹侵夺。
[ jiè máo ]用茅草垫祭品。古代表示对神的敬意。语本《易·大过》:“藉用白茅。”孔颖达 疏:“荐藉於物用絜白之茅,言以絜素之道,奉事於上也。”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下》“是岁,初起明堂、灵臺、辟雍”李贤 注引 汉 胡广 曰:“古清庙盖以茅,今盖以瓦,下藉茅,存古制也。”北周 庾信《郊庙歌辞·周祀圆丘歌·皇夏》:“藉茅无咎,扫地惟尊。”
[ láo jiè ]即牢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