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diào téng ]1.古代用以吸酒的藤枝。2.酒名。
[ bái téng ]藤本植物。茎细长坚韧,可编制器物。
[ dīng gōng téng ]通草的别名。即丁翁。又名丁公寄。
[ chì téng ]又名红藤。产南方山中,皮赤色,古代用以作杖。煮汁服之,可驱虫利便。
[ bān zhū téng ]藤之一种,生山谷中,其种子如珠而斑。参阅 明 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草七附录·斑珠藤》。
[ kē téng ]藤之一种。可以作杖、编席、制绳索。
[ kē téng ]豆科。木质藤本。二回羽状复叶,总叶轴先端有卷须。花黄色,圆锥花序。荚果木质,长可达一米,由多数节组成,每节一种子。种子扁圆形,富含油分。藤及种子药用;纤维供造纸或制人造棉。晋 嵇含《南方草木状·榼藤》:“榼藤,依树蔓生,如通草藤也。其子紫黑色,一名象豆。”明 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草七·榼藤子》﹝集解﹞引 陈藏器 曰:“按《广州记》云:榼藤子生 广 南山林间。作藤着树,如通草藤。其实三年方熟,角如弓袋,子若鸡卵,其外紫黑色。其壳用贮丹药,经年不坏,取其中仁入药,炙用。”
[ hóng téng ]藤本植物,茎可作手杖,加工后可用以编织器物。
[ jiāo téng ]1.相互纠缠的藤蔓。南朝 齐 谢朓《敬亭山》诗:“交藤荒且蔓,樛枝耸復低。”2.何首乌的别名。唐 李翱《何首乌录》:“交藤味甘温,无毒,主五痔、腰腹中宿疾冷气,长筋益精,令人多子,能食,益气力,长肤延年。”
[ jiān téng ]越中以青藤为原料制成的纸张。
[ pān téng fù gě ]攀附着藤葛前进。极言道路艰难。
[ kū téng ]1.枯老的藤蔓。2.称藤制的手杖。
[ lù sī téng ]植物名。通称忍冬、金银花。其花长瓣垂须,黄白相半,而藤左缠。参阅 明 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草七·忍冬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