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mó xiē ]1.见“磨蝎”。2.亦作“磨蝎”。星宿名。“磨蝎宫”的省称。旧时迷信星象者,谓生平行事常遭挫折者为遭逢磨蝎。宋 苏轼《东坡志林·退之平生多得谤誉》:“退之 诗云:‘我生之辰,月宿南斗。’乃知 退之 磨蝎为身宫,而僕乃以磨蝎为命,平生多得谤誉,殆是同病也。”宋 葛立方《韵语阳秋》卷十七:“退之《三星行》云:‘我生之辰,月宿南斗。’以五星法準之,则知 退之 以磨蝎为身宫。”元 尹廷高《挽尹晓山》诗:“清苦一生磨蝎命,凄凉千古 耒阳 坟。”清 赵翼《子才书来惊闻心馀之讣诗以哭之》:“书生不过稻粱谋,磨蝎身偏愿莫酬。”黄钧《新年感事》诗:“渐知世运多磨蝎,颇觉胸怀贮古春。”参见“磨蝎宫”。
[ mó xiē gōng ]星宿名。旧时星象家言,身、命居此宫者,常多磨难。
[ liáo fēng tī xiē ]比喻招惹恶人,自讨苦吃。
[ shì xiē ]用毒刺刺人的蝎子。比喻可怖的事或狠毒的人。
[ méi xiē ]媒,酒母;蝎,木中蠧虫。借以喻暗中陷人于罪。
[ shé tóu xiē wěi ]指蛇蝎之毒。蛇之毒在牙咬,蝎螫毒在尾刺,故称。亦泛指毒害人的东西。唐 卢仝《忆金鹅山沈山人》诗之一:“暫時上天少問天,蛇頭蝎尾誰安著。”宋 邵雍《感事吟》:“蛇頭蝎尾不相同,毒殺人多始是功。”
[ tī xiē liáo fēng ]比喻惹事生非。
[ xiē dù ]蛀蚀。引申为损害。唐 李德裕《幽州纪圣功碑铭》序:“蝎蠹上国,百有餘年。”亦指蛀虫。清 秦笃辉《平书·文艺上》:“然儒中邪僻贪婪者亦多,今谓之蝗虫,其蝎蠹之流与。”
[ xiē lè hǔ zǐ ]方言。即壁虎。亦以喻不法的高级官员。《当代》1981年第3期:“党风有所好转,但群众来信批评他们拍的都是些小‘苍蝇’,说他们不敢碰‘蝎勒虎子’。”参见“蝎虎”。
[ xiē xiē zhē zhē ]形容人婆婆妈妈,在小事情上过分地表示关心、怜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