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jiá ǎo ]1.双层的上衣。2.裌襖:夹上衣。
[ hóng ǎo jūn ]金 末 山东、河北 地区农民起义军。因战士身穿红袄,故称。起义军领袖有 杨安儿、李全 等。
[ jǐn ǎo zǐ ]1.蛤蟆皮。2.指一种蛤蟆。
[ hóng nà ǎo ]1.红色的补缀上衣。袄是有衬里的夹衣或棉衣。2.曲牌名。南北曲都有。北曲属黄钟宫,一名《红锦袍》。南曲属南吕宫。
[ páo ǎo ]1.袍和袄。古代军戎服饰。指比铠甲轻便的战袍和战袄。盛行于六朝,唐宋因之。2.袍和袄。
[ pàng ǎo ]1.棉上衣。2.一种戏剧服装。传统戏中演花面者身须魁梧,方显威严,其袍内衬着的厚棉马甲,即名胖袄。
[ qīng nà ǎo ]补缀过的青色夹衣,指贫民之服。亦借指贫民。
[ yuān yāng zhàn ǎo ]明 代的一种战袄。
[ zhǐ ǎo ]纸制的有衬里的上衣。古代道家、隐士或贫民常有衣之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