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qū yī shòu yè ]撩起衣服前往受业。形容虚心求教。《韩诗外传》卷三:“孟嘗君 請學於 閔子,使車往迎 閔子,閔子 曰:‘禮有來學無往教……’於是 孟嘗君 曰:‘敬聞命矣。’明日袪衣請受業。”许维遹 集释:“袪衣,亦猶舉衣而往也。”
[ zhǎn qū ]斩断其袖。借指旧怨。典出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﹝ 重耳 ﹞踰垣而走,披 斩其袪。”杜预 注:“袪,袂也。”孔颖达 疏:“总名为袂,其袂近口,又别名为袪。此斩其袪斩其袖之末也。”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休传》:“丹杨 太守 李衡,以往事之嫌,自拘有司。夫射鉤斩袪,在君为君,遣 衡 还郡,勿令自疑。”《梁书·马仙琕传》:“射鉤斩袪,昔人弗忌。”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符存审传》:“射钩斩袪之人,孰不奉觴丹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