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duō póu ]掇集。《易纬乾凿度》:“<七録>握藉,成年剟裒。”
[ póu duō yì guǎ ]减少有多余的一方,补充给缺少的一方。《周易·谦》:“君子以裒多益寡,称物平施。” 裒:减少。益:增加。
[ póu jù ]搜集;聚敛。宋 沉括《梦溪笔谈·书画》:“王羲之 书,旧传惟《乐毅论》乃 羲之 亲书于石,其佗皆纸素所传。唐太宗 裒聚二 王 墨迹,惟《乐毅论》石本在。其后随 太宗 入 昭陵。”明 唐顺之《与郑户部书》:“盖自来督赋之使,多以徵敛裒聚为功,而执事独以宽大行之,是以始及下车,而应感已若此矣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仁宗庆历四年》:“询於沿边土豪并内地故老,博采参较,得之甚详,以至稽求载籍,质证时务,用是裒聚撰述,以副陛下委任之意。”
[ póu lèi ]收集并分类。《新唐书·姚璹传》:“后(武后)方以符瑞自神,璹 取山川草树名有‘武’字者,以为上应国姓,裒类以闻。”《宋史·孝宗纪三》:“﹝ 淳熙 十一年三月﹞庚戌,詔御试策有及军民利害者,考官裒类以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