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mín qiǎng ]穿钱的绳子。引申为钱。《文选·王融<永明九年策秀才文>》:“既龟贝积寝,緡繦专用。”李周翰 注:“古者货用贝,宝用龟,比今之用钱以緡繦贯穿之。緡、繦皆绳也。”
[ qiǎng bǎo ]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:母亲历尽辛苦,把他从~中抚育成人。
[ qiǎng bǎo ]1.亦作“繈褓”。亦作“繈保”。亦作“繈葆”。2.指幼儿。
[ qiǎng bào ]即繦緥,指幼儿,借指婴幼时。
[ qiǎng fù ]1.襁負:1.用襁褓背负。《韩诗外传》卷三:“道无襁负之遗育。”清 朱彝尊《嘉禾篇颂张夫子》诗:“襁负稚子行蟨蛩,百年野老讶未逢。”2.泛指人用肩背驮。汉 刘向《说苑·立节》:“﹝ 田基 ﹞遂襁负其母,南徙於 楚,楚王 高其义,待以司马。”3.以带系财货负之于背。汉 荀悦《汉纪·武帝纪五》:“吏民闻之,输租襁负不絶,课更以最。”晋 左思《魏都赋》:“襁负賮贄,重译贡篚。”南朝 陈 徐陵《在北齐与梁太尉王僧辩书》:“长安 五陵 之族,鄠 杜 七迁之民,襁负而归,都廛斯满。”4.繦負:用布幅包裹小儿而负于背。繦,通“襁”。晋 左思《魏都赋》:“繦负賮贄,重译贡篚。”《后汉书·杨赐传》:“先是 黄巾 帅 张角 等执左道,称大贤……天下繦负归之。”北魏 郦道元《水经注·鲍丘水》:“诸部王侯,不召而自至,繦负而事者,盖数千人。”《隋书·慕容三藏传》:“及 三藏 至,招纳绥抚,百姓爱悦,繦负日至。”
[ qiǎng zhàng ]襁褓和藜杖。繦,通“襁”。
[ qiǎng shǔ ]1.襁屬:像钱串一样连贯,形容连续不断。《新唐书·殷侑传》:“岁中,流户襁属而还,遂为营田,丐耕牛三万,詔度支赐帛四万匹佐其市。”2.繦屬:连续不断。《汉书·儿宽传》:“大家牛车,小家担负,输租繦属不絶。”颜师古 注:“繦,索也。言输者接连不絶於道,若绳索之相属也。”《资治通鉴·唐昭宗天祐元年》:“老幼繦属,月餘不絶。”胡三省 注:“繦,举两翻,钱贯也。属,之欲反。言老幼相随而东,若繦之贯钱,相属不絶也。”《辽史·食货志下》:“来易於 辽 者,道路繦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