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bù guān jǐn yào ]紧要:急切的,重要的。不重要,不会影响大局。
[ diào míng yào yù ]指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。同“钓名沽誉”。
[ dì lǐ yào sù ]形成不同地理类型、不同地理区域之间差异性的主要地理因素。在地理环境的形成中起主导作用,其变化往往引起其他地理因素的变化,从而导致地理环境的变化。由于地理环境的复杂性,地理要素不是一个,而是一个以上。
[ gé yào ]膈腰。鬲,通“膈”;要,腰本字。指心胸。
[ cì yào ]属性词。重要性较差的:~地位。内容是主要的,形式是~的,形式要服从内容。
[ cì yào máo dùn ]处于从属地位、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。
[ bīng yào ]1.犹兵权。《左传·闵公二年》:“先友 曰:‘衣身之偏,握兵之要,在此行也,子其勉之!偏躬无慝,兵要远灾,亲以无灾,又何患焉?’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粲传》:“今将军总皇威,握兵要,龙驤虎步,高下在心。”《新唐书·萧复传》:“復 尝言:‘艰难以来,始用宦者监军,权望太重,此曹正可委宫掖事,兵要政机,叵使参领。’”宋 苏辙《门下侍郎孙固乞致仕不许不允批答》之二:“卿事先帝於东宫,览兵要於西府,忠厚之节,始终不渝。”2.用兵的要术。《荀子·议兵》:“王曰:‘请问兵要。’临武君 对曰:‘上得天时,下得地利;观敌之变动,后之发,先之至:此用兵之要术也。’”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:“度辽将军 马续 素有谋謨,且典边日久,深晓兵要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郭嘉传》“表为司空军祭酒”裴松之 注引 晋 傅玄《傅子》:“绍 好为虚势,不知兵要。”
[ bīng yào dì zhì ]从军事需要出发,对有关地区的军事、政治、经济、地形、交通、气象、水文等现实和历史情况进行调查而编制的资料。
[ biàn yào ]论述能抓住要害。辨,通“ 辩 ”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奏启》:“必敛飭入规,促其音节,辨要轻清,文而不侈,亦啟之大略也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五九五引作“辩要”。
[ fán yào ]1.簿书的纲要;总目。《周礼·天官·小宰》“六曰听取予以书契”汉 郑玄 注:“书契,谓出予受入之凡要。”《汉书·严助传》“愿奉三年计最”颜师古 注引 晋 晋灼 曰:“最,凡要也。”《新唐书·岑文本传》:“踰年为令,从伐 辽东,事一委倚,至粮漕最目、甲兵凡要、料配差序,筹不废手,由是神用顿耗,容止不常。”2.泛指事物的总要。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背而不得,不知凡要。”
[ gù yào ]1.再三地邀请。要,通“邀”。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良 乃固要 项伯。项伯 见 沛公。”2.竭力劝阻。《汉书·文帝纪》:“上亲劳军,勒兵,申教令,赐吏卒,自欲征 匈奴。羣臣諫,不听;皇太后固要,上乃止。”《资治通鉴·汉文帝前十四年》引此文,胡三省 注:“固要,力止也。要,读曰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