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shōu qì ]收清(收讫这两个字常刻成戳子,加盖在发票或其他单据上)。
[ qì bì ]完毕。《六度集经·普明王经》:“王褰衣膝行,供养讫毕。”《佛般泥洹经》卷下:“以盖覆棺,以薪著上下,虵维讫毕,敛舍利,於四交道起塔立刹。”
[ qì chéng ]完成;终成。宋 王珪《内外待制制》:“鸿仪讫成,纯貺丕格。”金 张玮 等《大金集礼·追加谥号上·天会三年奉上太祖谥号》:“皇帝陛下以同气之亲,隆奉先之孝,诞布圣武,讫成代功。”清 汪婉《翰林院修撰缪公墓志铭》:“故侍讲讫成通儒,而最后遂受天子非常之知。”
[ qì dí ]终止籴粮,囤积粮食不发。《穀梁传·僖公九年》:“毋壅泉,毋讫糴。”范宁 注:“讫,止也。谓贮粟。”
[ qì gōng ]亦作“讫工”。完工;竣事。唐 韩愈《新修滕王阁记》:“工既讫功,公以众饮,而以书命 愈 曰:‘子其为我记之。’”宋 孔平仲《续世说·直谏》:“今年甘雨应时,秋稼极盛,元黄亘野,十分才收一二,尽力刈穫,月半犹未讫功。”元 姚燧《崇恩福元寺碑》:“陟遐之日,有未迄工。”清 汪琬《尧峰山庄记》:“閲四旬,糜白金几如屋直之数,而始讫工。”
[ qì jīn ]至今。讫,通“迄”。《汉书·王莽传中》:“秦 知顺民之心,可以获大利也,故灭庐井而置阡陌,遂王诸夏,讫今海内未厌其敝。”清 朱珪《书冯氏家藏诰状札付后》:“自 元 至正 丙午讫今 乾隆 乙巳,四百二十年之系,确然可考者,赖此三纸之存。”
[ qì lù ]亦作“讫录”。谓天命已终。亦指已终止的天命。
[ qì qíng jìn yì ]指尽量满足自己的情感和心意,不加控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