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bì tóu dài zhào ]古代从事理发业的人。
[ chì zhào ]尺诏。赤,通“尺”。古时诏板长一尺一寸,故称诏书为尺一、尺一板或尺诏。
[ fèng zhào ]接受皇帝的命令。.犹称旨。
[ cǎo zhào ]1.拟写诏书。2.指拟定的诏书。
[ kē zhào ]1.法律与诏令。2.指关于科举的诏令。
[ āi tòng zhào ]封建帝王因灾害频至、民不聊生、内外交困而下的罪己诏书。《汉书·西域传赞》:“﹝ 武帝 ﹞末年遂弃 轮臺 之地,而下哀痛之詔,岂非仁圣之所悔哉!”前蜀 韦庄《赠薛秀才》诗:“但闻哀痛詔,未睹凯旋歌。”朱克敬《瞑庵杂识》卷一引 清 蒋琦龄《中兴十二策》:“不幸而运值中否,灾害并至,则必下哀痛之詔,追悔既往,深自刻责,期与天下更始。”
[ āi zhào ]帝王崩后,嗣君布告国中的诏书。
[ kǒu zhào ]皇帝的口头诏令。《晋书·阎缵传》:“诸有废兴仓卒,羣臣皆得輒严,须録诣殿前,面受口詔,然后为信。”《资治通鉴·唐德宗贞元十年》:“守进 召 延贵,宣口詔令视事。”
[ là zhào ]封在蜡丸中的密诏。《资治通鉴·后唐庄宗同光元年》:“梁 主登 建国楼,面择亲信厚赐之,使衣野服齎蜡詔,促 段凝 军,既辞,皆亡匿。”胡三省 注:“蜡詔,犹蜡书也,命出於上,故谓之蜡詔。”《宣和遗事》后集:“康王 至 相州 ……次日,报京师有使命来,问之,乃武学生 秦仔 齎蜡詔,命 康王 为天下兵马大元帅,汪伯彦、宗泽 副元帅,速领入卫。”
[ fēi zhào ]1.指诏书。2.飞传诏书。
[ jīn huā zhào ]用金花笺写的诏书、诏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