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chéng dì ]1.真实而详审。2.真谛,真正的道理或意义。
[ fù dì ]佛教语。颠倒的道理。谓颠倒真理。
[ jìng dì ]佛教语。指佛教的“真理”、“实理”。
[ dì yī yì dì ]同“第一义”。宋 王安石《答蒋颖叔书》:“佛説有性,无非第一义諦,若第一义諦,有即是无,无即是有。”汤用彤《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》第二分第十七章:“一切世諦,于如来尽是第一义諦。”
[ jīn gāng jiē dì ]见“金刚揭帝”。
[ kōng dì ]佛教语。天台宗所立“空、假、中”三谛之一。阐明缘生不实的真理。
[ miào dì ]精妙之真谛。清 袁枚《随园诗话补遗》卷六:“‘八千里外常扶杖,五十年来不上朝’,将杖朝二字拆开一用,便成妙諦。”田北湖《论文章源流》:“所谓信手拈来,皆成妙諦者。”狄平子《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》:“至以文学之眼观察之,则其妙諦,犹不止此。”
[ shèng dì ]梵文的意译,即神圣的真理。佛教基本教义之一。
[ shì dì ]1.佛教语。“二谛”之一。谓有关世间种种事相的真理。2.指世俗之见。
[ sì dì ]佛教基本教义,特指人世间的一切都是苦的,生的欲望是苦的因缘,只有消除业因的烦恼(欲望)才能得到解脱,而解脱的道路是通过八正道消灭私念。
[ luó màn dì kè ]英语音译词。浪漫。
[ sì shèng dì ]佛教以苦、集、灭、道为四圣谛。又称四谛。为 释迦牟尼 最初说教的内容,是佛教基本教义之一。苦为生老病死等;集为妄心能生起种种惑业,感招苦果;灭为灭惑业而离生死之苦;道为八正道等,以能通于涅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