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fāng gòng ]四方的土贡。亦指方土的贡物。
[ cáo gòng ]1.指漕试。2.漕运贡米。
[ cháo gòng ]古代藩属国或外国的使臣朝见宗主国或所在国的君主,并敬献礼品。
[ gòng gòng ]以贡品奉献。共,通“供”。
[ gòng bèi ]即贡茶。旧题 宋 尤袤《全唐诗话·袁高》:“案 唐 制:湖州 造贡茶最多,谓之‘顾渚 贡焙’,岁造一万八千四百斤。”参见“贡茶”。
[ fèng gòng ]1.纳贡。《后汉书·东夷传·夫馀》:“二十五年,夫餘王 遣使奉贡,光武 厚荅报之。”明 宋濂《皇太子与高丽王书》:“王处海东,称藩奉贡於朝廷者五年。”2.犹奉献。《后汉书·吕布传》:“成(侯成)分酒肉,先入诣 布 而言曰:‘蒙将军威灵,得所亡马,诸将齐贺,未敢尝也,故先以奉贡。’”
[ jiǔ gòng ]周 代征收贡物的九种类别。亦泛指进贡。
[ kē gòng ]1.科举制度中,府州县举荐人才进入国子监习业,谓之“科贡”。后亦泛指科举。2.指贡生。
[ ēn gòng ]明 清 科举制度规定,每年由府、州、县选送廪生入京都国子监肄业,称为岁贡。凡遇皇帝登极或其他庆典而颁布恩诏之年,除岁贡外再加选一次,称为“恩贡”。《明史·选举志一》:“入国学者,通谓之监生。举人曰举监,生员曰贡监,品官子弟曰廕监,捐资曰例监。同一贡监也,有岁贡,有选贡,有恩贡,有纳贡……恩贡者,国家有庆典或登极詔书,以当贡者充之。”《清会典·礼部·学校》:“凡生员食餼久者,各以其岁之额而贡于太学,曰岁贡。有恩詔则加贡焉,曰恩贡。”
[ jiě gòng ]古代地方向朝廷选拔荐送人才。
[ hù shǐ zhī gòng ]《国语·鲁语下》:“肃慎氏 贡楛矢石砮,其长尺有咫。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远也,以示后人,使永监焉,故铭其栝曰:‘肃慎氏 之贡矢’。”后因以“楛矢之贡”泛指东北藩属的贡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