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fú shì ]亦作“伏式”。俯身靠在车前的横木上。
[ jù shì ]亦作“据式”。靠着轼。轼,车前横木。
[ fǔ shì ]亦作“抚式”。乘车时,身子前俯,两手倚凭车前横木。
[ fēng mù shì lǘ ]增修坟墓,旌表里门,表示对贤者的礼遇和尊崇。
[ píng shì jié zhé ]凭轼:靠着车前扶手;结辙:车轮的辙迹相迭,形容车马络绎。驾车奔走,不绝于道。
[ píng shì páng guān ]靠在车前横木上旁观。比喻置身事外。
[ shì lú ]同“軾閭”。晋 左思《魏都赋》:“千乘为之軾庐,诸侯为之止戈,则 干木 之德,自解纷也。”
[ shì lǘ ]《吕氏春秋·期贤》:“魏文侯 过 段干木 之閭而軾之,其僕曰:‘君胡为軾?’曰:‘此非 段干木 之閭歟?段干木 盖贤者也,吾安敢不軾?’”后因以“軾閭”谓向有德者致敬。
[ shì zhé ]宋 代文学家 苏轼 和 苏辙 的并称。宋 陈鹄《耆旧续闻》卷二:“后又言昔 仁宗 策贤良归,喜甚,曰‘吾今日又为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’,葢 軾 辙 也。”清 潘耒《二姜先生祠》诗:“軾 辙 齐名世早知,百年忠义繫人思。”康有为《故候选主事亡弟广仁》诗:“平生风雨牀,亲爱古 軾 辙。”
[ ní shì ]语出《汉书·循吏传·黄霸》:“霸 为 潁川 太守,秩比二千石,居官赐车盖,特高一丈,别驾主簿车,緹油屏泥於軾前,以章有德。”后用指通判。
[ xióng shì ]1.伏熊形的车前横木。因以指代有熊轼的车。古时为显宦所乘。2.借指太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