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xíng zī ]道路辎重。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:“隧路亟,行輜治。” 高诱 注:“行輜,道路輜重也。”
[ zī chē ]古代有帷盖的车子。既可载物,又可作卧车。
[ zī náng ]随军物资。《资治通鉴·唐僖宗广明元年》:“承范 尽散其輜囊以给士卒,遣使上表告急。”胡三省 注:“輜囊,谓輜重、囊槖也。輜重,随军之物。囊槖,私装也。”
[ zī qí ]载着物资的车骑。唐 薛调《无双传》:“仙客 捨輜骑惊走,归 襄阳,村居三年。”
[ zī zhòng ]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、粮草、被服等物资。
[ zī zhū ]犹锱铢。比喻极微小的数量。清 林则徐《谕洋商责令外商呈缴烟土稿》:“岂知夷人之利,皆天朝所予,倘一旦上干圣怒,絶市闭关,彼各国皆无輜銖之利可图,而何有於尔等乎?”《清史稿·世祖纪一》:“设关征税,原以讥察奸宄,非与商贾较輜銖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