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bǐng zhèng ]东汉 学者 邴原 和 郑玄 的并称。邴 郑 皆 北海郡 人。晚年归里讲学,门徒数百千人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邴原传》“太祖 征 吴,原 从行,卒”裴松之 注引《邴原别传》:“时 郑玄 博学洽闻,註解典籍,故儒雅之士集焉。原 亦自以高远清白,颐志澹泊,口无择言,身无择行,故英伟之士向焉。是时海内清议,云 青州 有 邴郑 之学。”清 姚鼐《寄叶书山十丈》诗之二:“青州 邴 郑 原同术,林下瞻孚倏异时。”
[ gǔ mǎ fú zhèng ]指 汉 朝的四位经学大师:贾逵、马融、服虔、郑玄。
[ gǔ mǎ xǔ zhèng ]指 汉 朝的四位经学大师:贾逵、马融、许慎、郑玄。
[ kǒng zhèng ]汉 经学家 孔安国 与 郑玄 的并称。
[ fàng zhèng ]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乐则《韶》《舞》,放 郑 声,远佞人。
[ ā zhèng zhī huà ]指 子奇 治 东阿 而使 东阿 大化,子产 相 郑 而使 郑国“内无国中之乱,外无诸侯之患”事。事见 汉 刘向《说苑·政理》。此偏指 子奇 治 东阿 事。
[ mǎ zhèng ]东汉 马融 与 郑玄 的并称。两人皆为经学大师。
[ nán zhèng ]周 畿内邑。周穆王 都此。因在 镐京 南,故称。又因在 新郑 西,也叫 西郑。《竹书纪年·穆王元年》:“元年己未春正月,王即位,作 昭宫,命 辛 伯 餘靡。冬十月,筑祇宫于 南郑。”《穆天子传》卷四:“吉日丁酉,天子入于 南郑。”
[ máo zhèng ]汉 代《诗经》学者大、小 毛公 及 郑玄 的并称。
[ téng tú zhèng gū ]宋 王安石 对 滕元发(初名 甫)和 郑獬(字 毅夫)的鄙称。
[ yǎ zhèng ]正声和淫雅之声。雅,雅乐,宫廷音乐;郑,郑声,郑地音乐(儒家认为淫雅之音)
[ xǔ zhèng ]东汉 经学家 许慎、郑玄 的并称。
[ yán zhèng ]汉 隐士 严君平、郑子真 的并称。
[ zhuó zhèng ]卓氏 与 程郑 的并称。
[ zhèng bái ]1.战国时筑郑国渠的郑国与汉武帝时筑白渠的白公的并称。2.郑国渠和白渠的并称。在今陕西省境。
[ zhèng dàn ]春秋 末年 越国 美女名。相传曾与 西施 同时被 越王 勾践 献给 吴王 夫差 为妃。汉 袁康《越绝书·内经九术》:“越 乃饰美女 西施、郑旦,使大夫 种(文种)献之於 吴王。”晋 葛洪《抱朴子·博喻》:“多力何必 孟賁、乌获,逸容岂唯 郑旦、毛嬙。”明 屠隆《綵毫记·罗袜争奇》:“分甚么丑和妍,总不辨 西施、郑旦。”
[ zhèng fēng ]1.指郑公风。2.《诗》十五国风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