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dǎ là sū ]亦写作“打剌苏”。亦写作“打剌孙”。亦写作“打辣酥”。蒙古语“酒”的音译。
[ chán sū ]蟾蜍表皮腺体的分泌物,白色乳状液体,有毒。干燥后可入药。
[ chán sū chǎo ]刮取蟾酥后用面粉和成的块,可供药用。唐 冯贽《云仙杂记·辨琴秦楚声》:“李龟年 至 歧王 宅,闻琴声,曰:‘此 秦 声。’良久,又曰:‘此 楚 声。’主人入问之,则前弹者 陇西 沉妍 也;后弹者 扬州 薛满。二妓大服,乃赠之破红綃、蟾酥麨。”
[ gǔ ruǎn jīn sū ]形容全身乏力,肢体瘫软的样子。
[ gǔ ruǎn ròu sū ]形容全身乏力,肢体瘫软的样子。同“骨软筋酥”。
[ hóng sū ]亦作“红苏”。形容红润柔腻。
[ bào luó sū ]一种精制的形似蚫螺的糕点。宋 吴自牧《梦粱录·除夜》:“是日,内司意思局进呈精巧消夜果子合,合内簇诸般细果、时果、蜜煎、糖煎及市食,如……小蚫螺酥、市糕、五色萁豆、炒槌栗、银杏等品。”
[ níng sū ]1.凝冻的酥油。比喻积雪。唐 白居易《雪中即事答微之》诗:“北市风生飘散麪,东楼日出照凝酥。”2.凝冻的酥油。形容美人细嫩润泽的皮肤。宋 苏轼《薄命美人》诗:“双颊凝酥髮抹漆,眼光入帘珠的皪。”清 陈维崧《解语花·咏美人捧茶和王元美韵》:“沉香亭婢,只领略凝酥佳丽。”
[ má sū táng ]用磨细的芝麻、米粉和糖制成的食品。
[ qióng sū ]1.即琼苏。酒名。2.酥酪的美称。
[ qīng sū ]1.鲜美的乳酪。2.清美酥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