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cùn liáng zhū chēng ]论寸来量,论铢来称。比喻点点滴滴地计量,烦琐不切实用。
[ fēn zhū ]1.一分一铢。2.形容极少。3.古代弓上测定射箭远近的标志。
[ jì jiào zī zhū ]指为争取财利而斤斤较量,连极微小的数量也不放过。
[ liù zhū yī ]1.佛经称忉利天衣重六铢,谓其轻而薄。见《长阿含经·世纪经·忉利天品》。后称佛、仙之衣为“六銖衣”。2.常借指妇女所着轻薄的纱衣。
[ sān zhū qián ]中国古代铜铸币。钱重三铢,上有“三铢”二字,故名。
[ shǔ zhū ]比喻微细之处。黍、铢均为轻微的重量单位。
[ sì zhū qián ]1.中国 古钱币名。亦省称“四銖”。汉 币。《史记·平準书》:“至 孝文 时,荚钱益多,轻,乃更铸四銖钱,其文为‘半两’,令民纵得自铸钱。”2.中国 古钱币名。亦省称“四銖”。南朝 宋 币。《宋书·文帝纪》:“﹝ 元嘉 七年十月﹞戊午,立钱署,铸四銖钱。”《南史·颜竣传》:“元嘉 中铸四銖钱……及 孝武 即位,又铸 孝建 四銖。”参见“半两”。
[ suàn jìn zī zhū ]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。谓苛敛钱财。清 昭槤《啸亭续录·吴制府》:“其父爲 西安 駐防,家甚富,嘗牟利於主算者,主算者算盡錙銖,其父猶以爲未足。”
[ yǐ yì chēng zhū ]用镒同铢相比,表示力量处于绝对优势。
[ yǐ zhū chēng yì ]用铢同镒相比,表示力量极不相称,处于绝对劣势。
[ yǐ zhū chéng yì ]用铢同镒作比较,表示很不相称。
[ wǔ zhū ]1.即五銖钱。2.见“五銖衣”。
[ wǔ zhū qián ]汉武帝时开始使用的一种货币。用铜铸成,重五铢。三国至隋都有五铢钱,到唐高祖时废止。
[ wǔ zhū yī ]亦称“五銖服”。亦称“五铣衣”。传说古代神仙穿的一种衣服,轻而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