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cái féng pù ]代人缝制衣服的铺子。也称成衣铺。洪深《这就是“美国的生活方式”》第二幕:“艾沙格:我在这个地方开了二十三年的裁缝铺。”
[ bō pù ]宋 代转递急要文书的驿站。《续资治通鉴·宋高宗绍兴四年》:“乙卯,詔 荆、浙、江、湖 通接边报州军,并置拨铺,每二十里为一铺。”
[ chá pù ](干部)到集体宿舍检查睡眠情况。
[ fú pù ]1.见“浮铺”。2.亦作“浮舖”。不定点的铺子。宋 吴自牧《梦粱录·茶肆》:“夜市于大街有车担设浮铺,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。”《古今小说·新桥市韩五卖春情》:“浮舖中见了这个美貌的妇人,如何不动心。”
[ cháng mài pù ]出售日常用品的店铺。清 周亮工《书影》卷二:“按《涌幢小品》载,华亭 市中小常卖舖,有一物如桶而无底。”
[ běn pù ]这个铺子。清 黄六鸿《福惠全书·杂课·门摊税》:“凡城市临街舖面前隙地,有支棚摆摊卖杂货生理者……本舖既索地租,而官又分其微获,将安忍乎?”
[ chá pù ]1.经营茶业的商号。2.茶馆。
[ dì pù ]把铺盖铺在地上做成的铺位:打~。睡~。
[ jīn pù ]1.金饰铺首。2.门户之美称。3.华美的铺榻。4.指浴池中美好铺设。
[ gǔ dǒng pù ]骨董店。清 钱泳《履园丛话·收藏·总论》:“大约千人之中,难得一人爱之,即爱之而不得其爱之之道,虽金题玉躞,插架盈箱,亦何异于市中之骨董铺邪?”《证俗文》卷十七引 清 吕种玉《言鲭》:“今卖杂玩宝货肆曰骨董铺。”参见“骨董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