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jiǔ hūn ]1.九天之门。亦指九天。唐 刘禹锡《楚望赋》:“高莫高兮九閽,远莫远兮故园。”清 钮琇《觚賸续编》卷三:“常恨羽翼未生,九閽难叩。”《花月痕》第三回:“名花落溷已含冤,欲借天风叫九閽。”2.喻朝廷。宋 曾巩《答葛蕴》诗:“春风吹我衣,暮召入九閽。”《明史·王家屏传》:“小民愁苦之声殷天震地,而独未彻九閽。”清 陈梦雷《东行口占》之一:“襆被登车谢九閽,三年囚首一身存。”
[ dì hūn ]1.古人想象中掌管天门的人。2.天门,天帝的宫门。3.宫门,禁门。
[ hūn lüè ]忽略;原谅。閽,用同“忽”。
[ hūn rén ]1.周官名,掌晨昏启闭宫门。2.后世通称守门人为阍人。
[ hūn sì ]1.阍人和寺人。古代宫中掌管门禁的官。2.指宦官。3.豪贵之家的守门人。
[ jiào hūn ]旧时吏民因冤屈等原因向朝廷申诉称“叫閽”。
[ kòu hūn ]官吏、百姓到朝廷诉冤:~无门(无处申冤)。
[ kòu hūn ]叩击宫门。吏民向朝廷有所陈述申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