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shuāi yōng tà nuò ]庸弱无能。
[ shuāi yōng tà róng ]见“衰庸闒懦”。
[ tà jū ]古代的球戏。《资治通鉴·周显王三十六年》:“临淄 甚富而实,其民无不鬭鸡、走狗、六博、闒鞠。”胡三省 注:“‘闒鞠’,《史记》作‘蹋鞠’,以皮为之,实之以毛,蹴蹋而戏。刘向 曰:蹴鞠起於 战国 之时,所以练武士,因嬉戏而讲习之;或言 黄帝 所作。”
[ tà sǎ ]拖沓,委靡不振。《朱子语类》卷一三九:“有人后生气盛时,説尽万千道理,晚年只恁地闒靸底。”《朱子语类》卷一三九:“文字奇而稳方好。不奇而稳,只是闒靸。”明 叶盛《水东日记·诧异等字》:“诧异,差(去声)异、闒靸、衰颯、録续等字,非必古有所出,亦迁就彷彿耳。”
[ tuí tà ]1.颓废疲敝。2.頽闒:萎靡闒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