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笔网  ›  组词大全  ›  包含陵的组词
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
[ gāo líng ]1.高丘,山丘。《易·同人》:“伏戎于莽,升其高陵,三岁不兴。”晋 陆机《拟青青陵上柏》诗:“冉冉高陵苹,习习随风翰。”元 刘永之《酬寄伍朝宾》诗:“鲸鯢依巨浪,虎豹啸高陵。”2.指陵墓。晋 张载《七哀传》:“北芒 何垒垒,高陵有四五。”3.陵墓名。三国 魏武帝 曹操 陵名。在 河北省 临漳县 西。参阅《嘉庆一统志·彰德府二》、清 顾祖禹《读史方舆纪要·河南四·彰德府》。4.陵墓名。三国 吴 孙坚 墓名。在 江苏省 丹阳市 西。参阅《嘉庆一统志·镇江府二》。5.复姓。汉 有 高陵显 见《通志·氏族三》。
[ bào líng ]欺压凌辱。
[ bà líng ]即 灞陵。
[ bà líng àn ]指 汉文帝 葬处 霸陵 所在的高地。
[ bà líng qiáo ]即 霸桥。因 灞水 西高原上有 汉文帝 霸陵,故称。宋 柳永《少年游》词:“参差烟树 霸陵桥,风物尽前朝。”元 吴昌龄《张天师》第三折:“直至 大庾岭 边,霸陵桥 外,勾将梅花仙来者。”参见“霸桥”。
[ bà líng zuì wèi ]形容失官之后受人侵辱。
[ bà líng ]古地名。本作 霸陵。故址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东。汉文帝 葬于此,故称。三国 魏 改名 霸城,北周 建德 二年废。北周 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岂知 灞陵 夜猎,犹是故时将军。”唐 李白《忆秦娥》词:“秦 楼月,年年柳色,灞陵 伤别。”宋 晁补之《永遇乐·东皋寓居》词:“只愁恐轻鞍犯夜,灞陵 旧路。”清 钱谦益《燕市别惠房二老》诗:“龙汉劫中期后会,灞陵 回首重依然。”
[ fēng líng ]地名。亦名“风陵堆”。在 山西省 永济县 南。传说谓因有 风后 之陵而为名。一说该处有 女娲 之陵。北魏 郦道元《水经注·河水四》:“关 之直北,隔 河 有层阜,巍然独秀,孤峙 河 阳,世谓之 风陵。”《新唐书·五行志二》:“天宝 十一载六月,虢州 閺乡 黄河 中 女媧 墓因大雨晦冥,失其所在,至 乾元 二年六月乙未夜,濒 河 人闻有风雷声,晓见其墓踊出,下有巨石,上有双柳,各长丈餘,时号 风陵堆。”清 顾炎武《书女娲庙》诗:“不见 风陵 之堆高突兀,没入 河 中寻復出,天迴地转无多日。”
[ fēng líng duī ]见“风陵”。
[ gān líng ]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合葬墓,在陕西干县梁山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。陵前排列大型石人﹑石兽﹑华表等石刻,其中著名的有翼马﹑石狮﹑述圣记碑和无字碑等,是唐代造型艺术的代表作品。解放后,对干陵的一些陪葬墓进行了发掘,如永泰公主﹑懿德太子及章怀太子墓等,发现了极为精美的壁画﹑线雕画和大量的陶俑等历史文物。
[ huái shān xiāng líng ]指洪水汹涌奔腾溢上山陵。
[ dān líng ]地名。传说为 尧 的诞生地。 晋 皇甫谧 《帝王世纪》:“﹝ 庆都 ﹞孕十四月,而生 尧 於 丹陵 。” 南朝 梁 江淹 《为建平王庆王太后正位章》:“ 丹陵 藴德, 玄丘 栖圣。” 唐 杨炯 《右将军魏哲神道碑》:“则有英灵间出, 丹陵 谐白兽之祥。”
[ jīng líng ]1.高丘大阜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鳩藪泽,辨京陵。”杜预 注:“辨,别也。絶高曰京,大阜曰陵,别之以为冢墓之地。”2.指皇陵。《宋书·文帝纪》:“二月乙卯,行幸 丹徒,謁京陵。”明 蒋一葵《长安客话·昌镇》:“﹝ 昌镇 ﹞外而扼控要害,内而拥护京陵,干係至重。”
[ jiāo líng ]骄横凶暴。《后汉书·马援传赞》:“明德 既升,家祚以兴。廖 乏三趣,防 遂骄陵。”《宋书·五行志五》:“齐王 冏 不悟,虽建兴復之功,而以骄陵取祸。”《资治通鉴·汉献帝建安元年》:“董卓 贪淫骄陵,志无纪极,至於废主自兴,亦犹未也。”
[ kū zhāo líng ]唐 制,臣民有冤者,可到 昭陵(太宗 墓)哭诉。
[ kuí líng ]小土丘。
[ lǐ líng tái ]指 汉 李陵 的墓。
[ dōng líng ]1.《庄子·骈拇》:“伯夷死名於首阳之下,盗跖死利於东陵之上。二人者,所死不同,其於残生伤性,均也,奚必伯夷之是而盗跖之非乎!”后因以“东陵”代称跖。2.汉邵平的别称。3.指东陵瓜。4.复姓。相传为秦东陵侯邵平之后。一说,春秋齐景公时有人隐居东陵,后以之为氏。见宋邓名世《古今姓氏书辩证》卷二引汉应劭《风俗通义》佚文。
[ dōng líng dào ]指 长安城 东门外大道。
[ dōng líng guā ]1.指汉邵平所种之瓜,味甜美。2.泛指味美之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