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chén yāng ]世俗事务的束缚。鞅,套在马颈上的皮带。
[ jiě yāng ]1.驻马。宋 苏辙《祭宝月大师宗兄文》:“辙 方志学,从先君子东游故都,览观药市。解鞅精舍,时始见兄。”宋 陆游《即席》诗:“解鞅名园眼倍明,殷勤翠袖劝飞觥。”2.指放马。清 曹寅《滁州清流关道中》诗:“解鞅近百里,詰旦听鸣鸡。”
[ niú yàng ]牛拉东西时架在脖子上的器具。也叫牛鞅子。
[ shāng yāng liàng ]战国 时 秦国 量器。青铜制。秦孝公 十八年(公元前344年)商鞅 变法时所造标准量器。铭文三十二字,容积为202.15毫升。
[ sī yāng ]秦 李斯 和 商鞅 的并称。
[ yì chén duàn yāng ]指马奔跑时扬起尘土,挣断马鞅。形容马跑得很快。
[ yāng bàn ]拘系马腹和马脚的绳带。比喻羁绊、束缚。
[ yāng jiāng ]宋 时马上竞技名。 宋 孟元老 《东京梦华录·驾回仪卫》:“少年狎客往往随后,亦跨马,轻衫小帽,有三五文身恶少年控马……用短繮促马头刺地而行,谓之鞅韁,呵喝驰骤,竞逞骏逸。”
[ yāng sī ]战国 时 商鞅 和 李斯 的并称。
[ yāng yāng ]因不平或不满而郁郁不乐。鞅,通“怏”。
[ yāng yāng bù lè ]因不满意而很不快乐。鞅,通“怏”。
[ yāng yí wéi sī ]战国 时 商鞅、张仪、吕不韦 和 李斯 的并称,四人皆为 秦 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