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笔网  ›  组词大全  ›  包含鞍的组词
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
[ chén ān ]落满尘土的马鞍。亦代指车马。
[ jù ān ]跨着马鞍。亦借指行军作战。
[ cóng ān ]随从的鞍马。
[ jiě ān ]解下马鞍。表示停驻。
[ kòng ān ]马笼头和马鞍。泛指马具。
[ pī jiǎ jù ān ]形容武将年虽老而壮志不减。
[ kuà ān ]1.骑马。2.古代婚娶时俗礼之一。
[ kuà mǎ ān ]古时婚俗,置马鞍于男家门口,待新人入门时跨过。
[ jiàn ān sī mǎ ]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。
[ huí ān ]犹回马。
[ mǎ yuán jù ān ]据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载,建武 二十四年,援 年六十二,请求率兵出征 武陵 五溪蛮夷,光武帝 念其老,未允。“援 自请曰:‘臣尚能披甲上马。’帝令试之。援 据鞍顾眄,以示可用。帝笑曰:‘矍鑠哉,是翁也!’”遂遣 援。后因以“马援据鞍”为老当益壮,思建功业之典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满宠传》:“昔 廉颇 彊食,马援 据鞍。”北周 庾信《为阎大将军乞致仕表》:“虽復 廉颇 强饭,马援 据鞍,求欲报恩,何能为役。”
[ lǘ ān ]放在驴背上供骑坐的器具。
[ shì ān ]1.亦作“释鞌”。谓舍马不用。北魏 郦道元《水经注·渭水一》:“释鞍就穴直上,可百餘仞,石路逶迆,劣通单步。”2.引申为解除武备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论》“然连年动众,未能成功,盖应变将略,非其所长歟”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张俨《默记·述佐》:“若此人不亡,终其志意,连年运思,刻日兴谋,则 凉 雍 不解甲,中国不释鞌,胜负之势,亦已决矣。”
[ mǎ ān ]马鞍子,也用来形容或比喻两头高起中间低落的事物。
[ mǎ ān qiáo ]马鞍上拱起的部分。亦指马鞍。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二七回:“第三是那边塞上战士,头顶重盔,身披铁甲,渴饮刀头血,困歇马鞍鞽,经年征战,不得回归。”沉凯《古玛河春晓》第三四章:“张守义 迅速取下自己的干粮袋,团成一团,当炮盘垫在马鞍鞒上。”
[ mǎ ān shì ]犹言马鞍形。
[ mǎ ān xíng ]马鞍子的形状--用来形容或比喻两头高起、中间低落的事物。
[ mǎ bù jiě ān ]比喻一刻也不停留,毫不间歇。
[ nuǎn yù ān ]传说 唐 岐王 李范 有“暖玉鞍”,冬日坐鞍上有温暖之气。
[ shuì ān ]解去马鞍。税,通“捝”、“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