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笔网  ›  组词大全  ›  包含韦的组词
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
[ biān wéi ]编联竹简的皮条或绳子。
[ jué wéi ]赤黑色的韦。爵,通“雀”。
[ lín wéi ]鹿皮。
[ péng wéi ]大彭 和 豕韦 的并称。二人国衰犹得为伯。语出《国语·郑语》:“佐制物於前代者,昆吾 为 夏伯 矣,大彭、豕韦 为 商伯 矣。”韦昭 注:“大彭,陆终 第三子曰 籛,为 彭 姓,封於 大彭,谓之 彭祖,彭城 是也。
[ sāng shū wéi dài ]桑枢,桑木的门轴。韦带,无饰的皮革腰带。后以之形容贫家寒士。
[ sāng tiáo wéi ]唐 民歌名。《资治通鉴·唐中宗景龙二年》:“顺天皇后 未受命,天下歌《桑条韦》,盖天意以为 顺天皇后 宜为国母,主蚕桑之事,谨上桑韦歌十二篇,请编之乐府,皇后祀先蚕则奏之。”胡三省 注:“永徽 末,里歌有《桑条韦》、《女时韦》也。”
[ sāng wéi ]唐 代民歌名。即桑条韦。《资治通鉴·唐中宗景龙二年》:“谨上《桑韦歌》十二篇,请编之乐府。”参见“桑条韦”。
[ shǐ wéi ]1.指 豕韦氏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九年》:“夏后 嘉之,赐氏曰 御龙,以更 豕韦 之后。”汉 韦孟《讽谏》诗:“肃肃我祖,国自 豕韦。”晋 陶潜《命子》诗:“御龙 勤 夏,豕韦 翼 商。”唐 杜甫《重送刘十弟判官》诗:“分源 豕韦 派,别浦雁宾秋。”参见“豕韦氏”。2.星宿名。室宿的别名。《左传·昭公十一年》:“景王 问於 萇弘 曰:‘今兹诸侯何实吉?何实凶?’对曰:‘蔡 凶。此 蔡侯 般 弑其君之岁也。岁在豕韦,弗过此矣。’”杨伯峻 注:“豕韦,《广雅》云:‘营室谓之豕韦。’营室即二十八宿之室宿,有星二颗,即飞马座α、β。”
[ shǐ wéi shì ]古部落名。彭 姓。为 商汤 所灭。故地在今 河南省 滑县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四年》:“在 商 为 豕韦氏。”杜预 注:“豕韦,国名,东郡 白马县 东南有 韦城。”《国语·晋语八》:“自 虞 以上为 陶唐氏,在 夏 为 御龙氏,在 商 为 豕韦氏,在 周 为 唐杜氏。”韦昭 注:“商 谓 武丁 之后为 豕韦氏。”汉 应劭《风俗通·皇霸·五伯》:“及 殷 之衰也,大彭氏 豕韦氏 復续其绪,所谓王道废而霸业兴者也。”清 陈梦雷《解介士传》:“性躁而多言,且自负其先世,以为在 豕韦氏 之上。”
[ shí wéi ]见“十围”。
[ mài kè sī wéi ]1.詹姆斯·克拉克·麦克斯韦(1831—1879)英国物理学家。主要从事电动力学、分子物理和统计力学方面的研究,主要贡献是确立了气体分子按速度分布的统计规律(麦克斯韦分布),建立了电磁场理论,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,指出了光是一种电磁波。2.磁通量的单位。为纪念麦克斯韦而命名。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1高斯时,垂直于磁力线方向的平面上每平方厘米通过的磁通量就是1麦克斯韦。
[ shí wéi ]植物名。多年生草本。叶柔韧如皮。分布于我国 长江 以南各地。生于树干或岩石上。叶入药,性微寒,味苦。功能清热,利尿、通淋。参阅 明 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草九·石韦》。
[ wéi bèi ]皮制的臂衣。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装束。亦借指游牧民族。
[ wéi biān sān jué ]孔子晚年很爱读《周易》,翻来覆去地读,使穿连《周易》竹简的皮条断了好几次(见于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)。后来用“韦编三绝”形容读书勤奋。
[ wéi biān sān jué ]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孔子 晚而喜《易》……讀《易》,韋編三絶。曰:‘假我數年,若是,我於《易》則彬彬矣。’”《汉书·儒林传序》:“蓋晚而好《易》,讀之韋編三絶,而爲之傳。”颜师古 注:“編,所以聯次簡也。言愛玩之甚,故編簡之韋爲之三絶也。”后遂以“韋編三絶”为读书勤奋、刻苦治学之典。晋 葛洪《<抱朴子>自叙》:“聖者猶韋編三絶,以勤經業,凡才近人,安得兼修。”唐 杨炯《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》:“在 卭笮 十餘載,沉研《易》象,韋編三絶,賦詩縱酒,以樂當年。”元 耶律楚材《过天德和王辅之》之四:“韋編三絶耽 羲《易》,蕭散風神真隱人。”
[ wéi biàn ]古代礼冠之一。天子诸侯大夫兵事服饰。用熟皮制成,浅朱色,制如皮弁。
[ wéi bù ]1.韦带布衣。古指未仕者或平民的寒素服装。2.借指寒素之士,平民。
[ wéi bù jiāo ]犹言布衣之交。指不计势位,以平民身份交往的朋友。
[ wéi tà ]即革鞜。皮鞋。
[ wéi dài ]古代平民或未仕者所系的无饰的皮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