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cì yōng ]古代诸侯行聘礼时的礼节。主国国君派卿到宾馆向别国使者送去活牲等,称为“赐饔”。
[ jùn yōng ]煮熟的食物。《公羊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吾寡君闻君在外,餕饔未就,敢致糗于从者。”何休 注:“餕,孰食;饔,孰肉。”《广雅·释器》:“孰食谓之餕饔。”王念孙 疏证:“餕饔即飧饔。”
[ nèi yōng ]1.官名。《周礼·天官·内饔》:“内饔掌王及后世子膳羞之割亨煎和之事……凡宗庙之祭祀,掌割亨之事。”2.借指宫廷中的膳食。宋 文莹《玉壶清话》卷五:“内臣 郑昭信 掌内饔十五年。”
[ sūn yōng ]1.亦作“飱饔”。古时招待宾客的两种礼宴。2.晚餐和早餐。引申为吃饭。
[ yōng rén ]1.古官名。掌切割烹调之事。《周礼·天官·内饔》:“凡王之好赐肉脩,则饔人共之。”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公膳,日双鸡。饔人窃更之以鶩。”2.泛指厨师。唐 沉佺期《白莲花亭侍宴应制》诗:“苑吏收寒果,饔人膳野禽。”明 刘元卿《贤奕编·德器》:“庖肉为饔人所私食,不饱,乞治之。”
[ yōng shàn ]备办膳食。《汉书·杜周传》:“亲二宫之饔膳,致晨昏之定省。” 颜师古 注:“熟食曰饔,具食曰膳,膳之言善也。”
[ yōng sūn ]1.亦作“饔飱”。做饭。2.早饭和晚饭;饭食。3.指馈食及宴饮之礼。
[ yōng sūn bù jǐ ]一日三餐不能自给。形容穷苦。同“饔飧不继”。
[ yōng sūn bù jì ]一日三餐不能自给。形容穷苦。同“饔飧不继”。
[ yōng sūn bù jì ]指吃了上顿没有下顿(饔飧:早饭和晚饭)。
[ yōng xì ]1.古代诸侯行聘礼时接待宾客的大礼,馈赠较多。2.泛指接待异国来宾的隆盛的馈赠。
[ zhì yōng ]古代诸侯朝聘,入居馆舍后,主国向来宾赠送食品。
[ zuǒ yōng dé cháng ]比喻助人为善者得善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