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 gǔ něi qí mí ]鼓点无力,旗帜歪倒。形容军队士气不振。
[ dòng něi ]寒冷饥饿;受冻挨饿:~而死。无~之忧。
[ něi bài ]1.腐烂变质。2.气馁心灰。
[ něi cái ]才学贫乏。亦指才学贫乏的人。
[ něi ér ]飢饿。《左传·宣公四年》:“且泣曰:‘鬼犹求食,若敖氏 之鬼不其馁而!’”杨伯峻 注:“馁,饿也。不其馁而,犹言不将饥饿乎,意谓子孙灭絶,无人祭祀之。”宋 王禹偁《拟长孙无忌让代袭刺史表》:“上则玷陛下非则哲之明,下则陷臣等为馁而之鬼。”
[ něi guǐ ]语出《左传·宣公四年》:“鬼犹求食,若敖氏 之鬼不其馁而!”后因以“馁鬼”指不能享受祭祀之鬼。明 王鏊《震泽长语·官制》:“虚忝 甘泉 之从臣,终作 莫敖 之馁鬼。”参见“馁而”。